采摭
- 拼音cǎi zhí
- 注音ㄘㄞˇ ㄓˊ
- 繁體採摭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采摭[ cǎi zhí ]
⒈ ?選取,掇拾。
引證解釋
⒈ ?選取,掇拾。
引《書序》:“於是遂研精覃思,博考經(jīng)籍,採摭羣言,以立訓(xùn)傳?!?br />《宋書·禮志三》:“昔 漢氏 之初,承 秦 滅學(xué)之后,採摭殘缺,以備郊祀?!?br />宋 蘇軾 《復(fù)改科賦》:“殊不知採摭英華也,簇之如錦繡;較量輕重也,等之如錙銖?!?br />明 胡應(yīng)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經(jīng)籍會(huì)通一》:“魏 晉 之間,採摭未備?!?br />清 劉毓崧 《<古謠諺>序》:“採摭期於至詳,裁鑒期於至審。”
采集摘錄。 漢 董仲舒 《春秋繁露·盟會(huì)要》:“采摭托意,以矯失禮?!?br />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正緯》:“事豐奇?zhèn)?,辭富膏腴,無益經(jīng)典,而有助文章,是以后來詞人,采摭英華?!?br />宋 陸游 《老學(xué)庵筆記》卷十:“太宗 時(shí)史官 張洎 等撰 太祖 史,凡 太宗 圣諭及史官采摭之事,分為朱墨書以別之,此國中有朱墨本之始也?!?br />明 胡應(yīng)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九流緒論下》:“二書采摭頗精,第不備耳。”
國語辭典
采摭[ cǎi zhí ]
⒈ ?采摘、拾取。
引漢·孔安國〈書經(jīng)序〉:「研精覃思,博考經(jīng)籍,采摭群言,以立訓(xùn)傳?!?br />南朝梁·劉勰《文心雕龍·正緯》:「是以后來辭人,采摭英華?!?/span>
采摭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摭 | zhí | 扌 | 14畫 | 基本字義 摭 zhí(ㄓˊ) ⒈ ?拾取,摘?。恨?。采摭。 異體字 拓 摕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pick up, gather |
采 | cǎi cài | 采 | 8畫 | 基本字義 采(採) cǎi(ㄘㄞˇ) ⒈ ?摘?。翰蓴X。采花。采摘。采制。 ⒉ ?開采:采煤。采礦。 ⒊ ?選取,?。翰稍L(搜集尋訪)。采納(接受意見)。采集。采購。采寫。 ⒋ ?神采,神色,精神:神采。精采。 ⒌ ?同“彩”。 ⒍ ?〔采采〕盛多的樣子。 ⒎ ?古代指官。 其他字義 采(埰) cài(ㄘㄞˋ) ⒈ ?〔采地〕古代卿大夫的封地。亦稱“采邑”。 異體字 彩 睬 綵 啋 埰 寀 採 菜 宷 漢英互譯 pick、cull、pluck 造字法 會(huì)意 English collect, gather; |
采摭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采摭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