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線
- 拼音hóng xiàn
- 注音ㄏㄨㄥˊ ㄒ一ㄢˋ
- 繁體紅線
- 詞性名詞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紅線[ hóng xiàn ]
⒈ ?亦作“紅線”。
⒉ ?紅色絲線。
⒊ ?傳說中的唐代女俠名。原系潞州節(jié)度使薛嵩的青衣,后掌箋表,號內(nèi)記室。時魏博節(jié)度使田承嗣將并潞州。嵩日夜憂悶,計無所出。紅線乃夜到魏郡,入田寢所,盜床頭金盒歸,以示儆戒。嵩復遺書承嗣,以金盒還之。承嗣遣使謝罪,愿結(jié)姻親。紅線也辭去,不知所終。見唐袁郊《甘澤謠·紅線》。
⒋ ?俗謂男女婚姻多系前定,仿佛有紅線暗中牽系。因以稱締結(jié)婚姻或媒約。
⒌ ?借指聘禮。
⒍ ?喻指貫穿始終的正確思想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紅線”。
⒉ ?紅色絲線。
引唐 白居易 《紅繡毯》詩:“染為紅線紅於藍,織作披香殿上毯?!?/span>
⒊ ?傳說中的 唐 代女俠名。原系 潞州 節(jié)度使 薛嵩 的青衣,后掌箋表,號內(nèi)記室。時 魏博 節(jié)度使 田承嗣 將并 潞州。嵩 日夜憂悶,計無所出。 紅線 乃夜到 魏郡,入 田 寢所,盜床頭金盒歸,以示儆戒。 嵩 復遺書 承嗣,以金盒還之。 承嗣 遣使謝罪,愿結(jié)姻親。 紅線 也辭去,不知所終。見 唐 袁郊 《甘澤謠·紅線》。
引明 陸采 《明珠記·寫詔》:“紅線 至 魏博 而偷盒,止卻反謀?!?br />清 趙翼 《美人風箏》詩之六:“挽住尚煩 紅線 手,倦飛或墜 緑珠 樓?!?/span>
⒋ ?俗謂男女婚姻多系前定,仿佛有紅線暗中牽系。因以稱締結(jié)婚姻或媒約。
引《三俠五義》第四回:“據(jù)老夫看來,并非妖邪作祟,竟為賢契作紅綫來了。”
川劇《柳蔭記》第五場:“才貌兩雙全,命我牽紅線,員外定喜歡!”
⒌ ?借指聘禮。
引元 王實甫 《西廂記》第一本第三折:“休傒倖,不要你半絲兒紅綫,成就了一世兒前程?!?/span>
⒍ ?喻指貫穿始終的正確思想。見“紅綫”。
引郭沫若 《奴隸制時代·<侈靡篇>的研究》:“特別是戡天的思想,即是控制自然界使為人類服務(wù)的那種主張,這是《荀子·天論篇》的特色,也是在《侈靡篇》中貫穿著的一道紅線?!?br />秦牧 《長街燈語·一九七九年的晨鐘》:“‘實事求是’四個字出現(xiàn)了很多次,實際上,它也的確像一根紅線一樣,貫串于整份公報之中?!?/span>
國語辭典
紅線[ hóng xiàn ]
⒈ ?紅色的絲線。
引唐·白居易〈新樂府·紅線毯〉:「揀絲練線紅藍染,染為紅線紅于藍?!?/span>
⒉ ?俗謂男女婚姻關(guān)系的發(fā)生,是命中注定的,好像冥冥之中有條紅線牽系著。
⒊ ?唐袁郊傳奇小說《紅線傳》中的人物。為潞州節(jié)度使薛嵩家婢女,通經(jīng)史。
英語red line
德語roter Faden (S)?
法語ligne rouge
紅線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線 | xiàn | 纟 | 8畫 | 基本字義 線(綫) xiàn(ㄒ一ㄢˋ) ⒈ ?用絲、棉、麻、金屬等制成的細長可以任意曲折的東西:絲線。棉線。線圈。線材。線繩。 ⒉ ?幾何學上指一個點任意移動所構(gòu)成的圖形:直線。曲線。線條。 ⒊ ?像線的東西:光線。視線。線索(a.事情的頭緒或門徑;b.文學作品中情節(jié)發(fā)展的脈絡(luò)或文章的思路)。戰(zhàn)線。生命線。 ⒋ ?量詞,用于抽象事物,數(shù)詞限用“一”,表示極少:一線希望。 異體字 綫 線 絤 漢英互譯 line、thread、string、route 造字法 形聲 |
紅 | hóng gōng | 纟 | 6畫 | 基本字義 紅(紅) hóng(ㄏㄨㄥˊ) ⒈ ?像鮮血的顏色:紅色。紅葉。紅燈。紅塵。紅包。紅燒。紅潤。紅艷艷。紅口白牙。紅繩系足(舊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緣)。 ⒉ ?象征順利或受人寵信:紅人。紅運。紅角( jué )兒(受觀眾歡迎的演員)。走紅。 ⒊ ?喜慶:紅媒(媒人)。紅蛋。紅白喜事(結(jié)婚和喜喪合稱)。 ⒋ ?象征革命:紅軍。紅色根據(jù)地,紅色政權(quán)。 ⒌ ?指營業(yè)的純利潤:紅利。分紅。 ⒍ ?特指對中國古典文學名著《紅樓夢》的研究 |
紅線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紅線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