紕漏
- 拼音pī lòu
- 注音ㄆ一 ㄌㄡˋ
- 繁體紕漏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紕漏[ pī lòu ]
⒈ ?因疏忽而產(chǎn)生的錯誤疏漏。
英careless mistake; small accident;
引證解釋
⒈ ?錯誤疏失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》、 宋 孔平仲 《續(xù)世說》兩書均有《紕漏》篇,記謬誤不合之事。
引清 錢謙益 《讀杜小箋上·送高三十五書記》:“劉辰翁 云:‘崆峒,猶言一大地也。’紕漏至此,稍知《兔園冊》者不為,而世猶宗之,何也?”
清 王鳴盛 《十七史商榷·南史合宋齊梁陳書十二·建康實錄》:“其麤疏紕漏,不可勝摘?!?/span>
⒉ ?指錯誤,事故。
引魏巍 《東方》第四部第一章:“如果不是 小楊 作風嚴厲,很可能還會出一點小小的紕漏?!?/span>
國語辭典
紕漏[ pī lòu ]
⒈ ?疏漏謬誤。今多指辦事出差錯,或貪污舞弊等情事被舉發(fā)。也作「皮漏」。
例如:「那件工程又出紕漏。」
近漏洞
紕漏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漏 | lòu | 氵 | 14畫 | 基本字義 漏 lòu(ㄌㄡˋ) ⒈ ?物體由孔或縫透過:壺里的水漏光了。漏風。滲漏。漏泄(①水、光等流出或透出;②泄露)。漏電(跑電)。 ⒉ ?泄露:走漏消息。漏底(泄露內(nèi)情)。透漏。 ⒊ ?脫逃或無意放過:疏漏。遺漏。掛一漏萬。漏網(wǎng)之魚。 ⒋ ?〔漏壺〕古代計時器,銅制有孔,可以滴水或漏沙,有刻度標志以計時間。簡稱“漏”,如“銅壺滴漏”(亦稱“銅壺刻漏”),“漏盡更深”。 ⒌ ?中醫(yī)指某些流出膿血黏液的病:崩漏(子宮大量 |
紕 | pī pí bǐ | 纟 | 7畫 | 基本字義 紕(紕) pī(ㄆ一) ⒈ ?布帛絲縷等破壞散開:線紕了。把這一團毛線紕開。 其他字義 紕(紕) pí(ㄆ一ˊ) ⒈ ?在衣冠或旗幟上鑲邊:“素絲紕之”。 ⒉ ?所鑲的邊緣:“縞冠素紕”。 其他字義 紕(紕) bǐ(ㄅ一ˇ) ⒈ ?古代中國西北少數(shù)民族所織的獸毛布。 異體字 紕 造字法 形聲:從纟、比聲 English spoiled silk; hem of dress; mista |
紕漏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