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鵠
- 拼音zhèng gǔ
- 注音ㄓㄥˋ ㄍㄨˇ
- 繁體正鵠
- 詞性暫無(wú)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正鵠[ zhèng hú ]
⒈ ?箭靶的中心。
⒉ ?正確的目標(biāo)。
引證解釋
⒈ ?箭靶的中心。
引《禮記·中庸》:“子曰:‘射有似乎君子,失諸正鵠,反求諸其身?!?br />鄭玄 注:“畫布曰正,棲皮曰鵠。”
陸德明 釋文:“正、鵠皆鳥(niǎo)名也。一曰:正,正也;鵠,直也。大射則張皮侯而棲鵠,賓射張布侯而設(shè)正也。”
唐 李咸用 《和友人喜相遇》詩(shī)之一:“且固初心希一試,箭穿正鵠豈無(wú)緣?!?br />王闿運(yùn) 《李仁元傳》:“然子知射乎?志正體直以求正鵠,此射者之所能也。”
⒉ ?正確的目標(biāo)。
引明 凌濛初 《<二刻拍案驚奇>小引》:“丁卯之秋事,附膚落毛,失諸正鵠,遲迴 白門,偶戲取古今所聞一二奇局可紀(jì)者演而成説,聊舒胸中磊塊?!?br />孫中山 《北伐宣言》:“革命之目的縱未能完全達(dá)到,然不失正鵠,以日躋於光明,則有斷然者?!?br />蔡元培 《普通教育和職業(yè)教育》:“只要在心理上使學(xué)生徹底明白體育的目的,是為鍛煉自己的身體,不是在比賽爭(zhēng)勝上,要使他們望正鵠做去?!?/span>
國(guó)語(yǔ)辭典
正鵠[ zhēng gǔ?。ㄓ忠簦?zhèng gǔ ]
⒈ ?箭靶的中心,引申為目的。
引《禮記·中庸》:「射有似乎君子;失諸正鵠,反求諸其身?!?/span>
正鵠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正 | zhèng zhēng | 止 | 5畫 | 基本字義 正 zhèng(ㄓㄥˋ) ⒈ ?不偏斜,與“歪”相對(duì):正午。正中( zhōng )。正襟危坐。 ⒉ ?合于法則的:正當(dāng)( dāng )。正派。正楷。正規(guī)。正大光明。正言厲色。撥亂反正。 ⒊ ?合于道理的:正道。正確。正義。正氣。 ⒋ ?恰好:正好。正中( zhōng )下懷。 ⒌ ?表示動(dòng)作在進(jìn)行中:他正在開(kāi)會(huì)。 ⒍ ?兩者相對(duì),好的、強(qiáng)的或主要的一方,與“反”相對(duì),與“副”相對(duì):正面。正本。 ⒎ ?純,不雜:正色。正宗。正統(tǒng)。純正。 ⒏ ?改去偏 |
鵠 | hú | 鳥(niǎo) | 12畫 | 基本字義 鵠(鵠) hú(ㄏㄨˊ) ⒈ ?水鳥(niǎo),形狀像鵝,體較鵝大,鳴聲宏亮,善飛,吃植物、昆蟲(chóng)等(亦稱“天鵝”):鵠立。鵠望(殷切盼望)。鵠候。 異體字 鵠 ? 漢英互譯 swan 造字法 形聲:從鳥(niǎo)、告聲 English target |
正鵠的近義詞
- 暫無(wú)近義詞信息
正鵠的反義詞
- 暫無(wú)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