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陵
- 拼音dōng líng
- 注音ㄉㄨㄥ ㄌ一ㄥˊ
- 繁體東陵
- 詞性暫無(wú)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東陵[ dōng líng ]
⒈ ?《莊子·駢拇》:“伯夷死名于首陽(yáng)之下,盜跖死利于東陵之上。二人者,所死不同,其于殘生傷性,均也,奚必伯夷之是而盜跖之非乎!”后因以“東陵”代稱跖。
⒉ ?漢邵平的別稱。
⒊ ?指東陵瓜。
⒋ ?復(fù)姓。相傳為秦東陵侯邵平之后。一說(shuō),春秋齊景公時(shí)有人隱居?xùn)|陵,后以之為氏。見(jiàn)宋鄧名世《古今姓氏書(shū)辯證》卷二引漢應(yīng)劭《風(fēng)俗通義》佚文。
引證解釋
⒈ ?后因以“東陵”代稱 跖。
引《莊子·駢拇》:“伯夷 死名於 首陽(yáng) 之下, 盜跖 死利於 東陵 之上。二人者,所死不同,其於殘生傷性,均也,奚必 伯夷 之是而 盜跖 之非乎!”
《文選·劉孝標(biāo)<廣絕交論>》:“南荊 之跋扈, 東陵 之巨猾?!?br />李善 注:“東陵,盜跖 也。”
清 錢(qián)謙益 《次韻徐叟文虹七十自壽》之四:“悠悠名利笑排場(chǎng),屈指 東陵 更 首陽(yáng)?!?/span>
⒉ ?漢 邵平 的別稱。參見(jiàn)“東陵侯”。
引唐 杜甫 《園人送瓜》詩(shī):“東陵 跡蕪絶, 楚 漢 休征討。園人非故侯,種此何草草!”
宋 周邦彥 《西平樂(lè)》詞:“重慕想、 東陵 晦跡, 彭澤 歸來(lái),左右琴書(shū)自樂(lè),松菊相依,何況風(fēng)流鬢未華?!?/span>
⒊ ?指東陵瓜。參見(jiàn)“東陵瓜”。
引晉 陸機(jī) 《瓜賦》:“東陵出於 秦 谷,桂髓起於 巫山。”
⒋ ?復(fù)姓。相傳為 秦 東陵侯 邵平 之后。一說(shuō), 春秋 齊景公 時(shí)有人隱居 東陵,后以之為氏。見(jiàn) 宋 鄧名世 《古今姓氏書(shū)辯證》卷二引 漢 應(yīng)劭 《風(fēng)俗通義》佚文。
東陵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(huà)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陵 | líng | 阝 | 10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陵 líng(ㄌ一ㄥˊ) ⒈ ?大土山:山陵。丘陵。陵谷遷變(簡(jiǎn)作“陵谷”)。 ⒉ ?高大的墳?zāi)梗毫陥@。陵墓。陵寢。 ⒊ ?古同“凌”,侵犯,欺侮。 異體字 ? 夌 琌 漢英互譯 hill、mausoleum、mound 造字法 形聲:左形右聲 English hill, mound; mausoleum |
東 | dōng | 一 | 5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東(東) dōng(ㄉㄨㄥ) ⒈ ?方向,太陽(yáng)出升的一邊,與“西”相對(duì):東方。東經(jīng)(本初子午線以東的經(jīng)度或經(jīng)線)。東山再起(喻失勢(shì)之后,重新恢復(fù)地位)。付諸東流。 ⒉ ?主人(古代主位在東,賓位在西):房東。股東。東道主(泛指請(qǐng)客的主人,亦稱“東道”、“作東”)。 ⒊ ?姓。 異體字 東 漢英互譯 east 相關(guān)字詞 西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east, eastern, eastward |
東陵的近義詞
- 暫無(wú)近義詞信息
東陵的反義詞
- 暫無(wú)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