尺一
- 拼音chǐ yī
- 注音ㄔˇ 一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尺一[ chǐ yī ]
⒈ ?亦稱“尺一牘”、“尺一板”。古時詔板長一尺一寸,故稱天子的詔書為“尺一”。
⒉ ?指書信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稱“尺一牘”、“尺一板”。古時詔板長一尺一寸,故稱天子的詔書為“尺一”。
引《漢書·匈奴傳上》:“漢 遺 單于 書,以尺一牘,辭曰:‘皇帝敬問 匈奴 大單于無恙’,所以遺物及言語云云?!?br />《東觀漢記·楊政傳》:“政 師事博士 范升。建武 中, 升 為太常丞,為去妻所誣告,坐事繫獄,當伏重罪…… 政 涕泣求哀,上即尺一出 升?!?br />《后漢書·陳蕃傳》:“陛下宜採求失得,擇從忠善。尺一選舉,委尚書三公?!?br />李賢 注:“尺一,謂板長尺一,以寫詔書也?!?br />《后漢書·輿服志下》“乘輿黃赤綬” 劉昭 注引 漢 衛(wèi)宏 《漢舊儀》:“璽皆以 武都 紫泥封,青囊白素里,兩端無縫,尺一板中約署。”
宋 陳與義 《遙碧軒作呈使君少隱時欲赴召》詩:“我本山中人,尺一喚起趨埃塵?!?br />清 顧炎武 《贈孫徵君奇逢》詩:“明廷來尺一,空谷賁蒲輪?!?/span>
⒉ ?指書信。
引《古今小說·趙伯昇茶肆遇仁宗》:“多謝貴人脩尺一,西山制置逕相投?!?br />清 方文 《訪吳錦雯不遇留此》詩之一:“板扉深巷掩,霉雨暮天寒。尺一授童女,歸時抆淚看?!?/span>
國語辭典
尺一[ chǐ yī ]
⒈ ?古代皇帝的詔版長一尺一寸,故稱天子詔書為「尺一」。
引《后漢書·卷六六·陳蕃傳》:「尺一選舉,委尚書三公,使褒責誅賞,各有所歸,豈不幸甚!」
南朝梁·劉勰《文心雕龍·奏啟》:「楊秉耿介于災異,陳蕃憤懣于尺一,骨鯁得焉。」
⒉ ?書信。
引《喻世明言·卷一一·趙伯升茶肆遇仁宗》:「多謝貴人修尺一,西川制置逕相投 ?!?/span>
尺一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一 | yī | 一 | 1畫 | 基本字義 一 yī(一) ⒈ ?數名,最小的正整數(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“壹”代)。 ⒉ ?純;專:專一。一心一意。 ⒊ ?全;滿:一生。一地水。 ⒋ ?相同:一樣。顏色不一。 ⒌ ?另外的:蟋蟀一名促織。 ⒍ ?表示動作短暫,或是一次,或具試探性:算一算。試一試。 ⒎ ?乃;競:一至于此。 ⒏ ?部分聯(lián)成整體:統(tǒng)一。整齊劃一。 ⒐ ?或者:一勝一負。 ⒑ ?初次:一見如故。 ⒒ ?中國古代樂譜記音符號,相當于簡譜中的低音“7”。 異體字 |
尺 | chǐ chě | 尸 | 4畫 | 基本字義 尺 chǐ(ㄔˇ) ⒈ ?中國市制長度單位(亦稱“市尺”。一尺等于十寸。西漢時一尺等于0.231米,今三尺等于一米):尺素(a.一尺長的白絹,借指小畫幅;b.書信)。尺短寸長。尺牘。 ⒉ ?量長度的器具:竹尺。 ⒊ ?像尺的東西:鐵尺。仿尺。戒尺。 ⒋ ?形容微少或短?。撼卟?。咫尺天涯。 其他字義 尺 chě(ㄔㄜˇ) ⒈ ?中國古代樂譜的記音符號,相當于簡譜的“2”。 漢英互譯 ruler、a unit of length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Chinese measure approx. 'foot' |
尺一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尺一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