聲曲
- 拼音shēng qǔ
- 注音ㄕㄥ ㄑㄨˇ
- 繁體聲曲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聲曲[ shēng qǔ ]
⒈ ?音聲曲調(diào)。
引證解釋
⒈ ?音聲曲調(diào)。
引《左傳·襄公二十九年》“使工為之歌《周南》《召南》” 晉 杜預(yù) 注:“此皆各依其本國歌所常用聲曲?!?br />《隋書·儒林傳·何妥》:“謹(jǐn)具録三調(diào)、四儛曲名,又製歌辭如別。其有聲曲流宕,不可以陳於殿庭者,亦悉附之於后。”
聲曲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聲 | shēng | 士 | 7畫 | 基本字義 聲(聲) shēng(ㄕㄥ) ⒈ ?物體振動(dòng)時(shí)所產(chǎn)生的能引起聽覺的波:聲音。聲帶。 ⒉ ?消息,音訊:聲息。不通聲氣。 ⒊ ?說出來讓人知道,揚(yáng)言,宣稱:聲明。聲辯(公開辯白)。聲淚俱下。聲嘶力竭。 ⒋ ?名譽(yù):名聲。 ⒌ ?音樂歌舞:聲伎(女樂,古代的歌姬舞女)。聲色。 異體字 磬 聲 漢英互譯 make a sound、reputation、sound、tone、voice 造字法 形聲:從耳、聲殳聲 English sound, voice, noise; tone; music |
曲 | qū qǔ | 曰 | 6畫 | 基本字義 曲(麯、麴) qū(ㄑㄨ) ⒈ ?彎轉(zhuǎn),與“直”相對:彎曲。曲折( zhé )。曲筆(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實(shí)、有意掩蓋真相的記載;②寫文章時(shí)故意離題而不直書其事的筆法)。曲肱而枕。曲盡其妙。 ⒉ ?不公正,不合理:曲說。曲解( jiě )。委曲求全。 ⒊ ?彎曲的地方:河曲。 ⒋ ?偏僻的地方:鄉(xiāng)曲。 ⒌ ?釀酒或制醬時(shí)引起發(fā)醇的東西:酒曲。曲霉。 ⒍ ?姓。 其他字義 曲 qǔ(ㄑㄨˇ) ⒈ ?能唱的文詞,一種藝術(shù)形式:曲藝。曲話。 ⒉ |
聲曲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聲曲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