峽口
- 拼音xiá kǒu
- 注音ㄒ一ㄚˊ ㄎㄡˇ
- 繁體峽口
- 詞性名詞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峽口[ xiá kǒu ]
⒈ ?指西陵峽口,為長江出蜀的險(xiǎn)隘。
⒉ ?泛稱峽谷之口。
引證解釋
⒈ ?指 西陵峽 口,為 長江 出 蜀 的險(xiǎn)隘。
引晉 陸機(jī) 《辨亡論下》:“彼若棄長技以就所屈,即 荊 楊 而爭舟楫之用,是天贊我也。將謹(jǐn)守峽口,以待禽耳?!?br />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江水二》引《直都記》:“自 黃牛灘 東入 西陵 界,至峽口百許里,山水紆曲,而兩岸高山重嶂,非日中夜半,不見日月?!?br />唐 杜甫 《峽口》詩之一:“峽口 大江 開,西南控百蠻。”
⒉ ?泛稱峽谷之口。
引明 徐弘祖 《徐霞客游記·滇游日記八》:“北即 蒼山,至此南盡。中穿一峽,西去甚逼,而峽口稍曠?!?br />清 阮元 《由龍洞巖下西過三龍?zhí)丁吩姡骸叭執(zhí)?峽口,如防復(fù)如堂?!?br />楊朔 《黃河之水天上來》:“在這個(gè)極險(xiǎn)的山峽中間, 河 水從三條峽口奔騰而出,真象千軍萬馬似的?!?/span>
峽口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峽 | xiá | 山 | 9畫 | 基本字義 峽(峽) xiá(ㄒ一ㄚˊ) ⒈ ?兩山夾著的水道:三門峽(中國黃河中游峽谷之一)。三峽(中國長江流經(jīng)四川到湖北的交界一帶所經(jīng)過的三個(gè)峽谷,其中有“瞿塘峽”、“巫峽”、“西陵峽”)。海峽(兩旁有陸地夾著的形狀狹長的海,如“臺灣峽峽”)。 ⒉ ?指兩山之間:峽谷(狹而深的谷地)。 異體字 峽 陜 漢英互譯 gorge 造字法 形聲:從山、夾聲 English gorge, strait, ravine; isthmus |
口 | kǒu | 口 | 3畫 | 基本字義 口 kǒu(ㄎㄡˇ) ⒈ ?人和動物吃東西和發(fā)聲的器官(亦稱“嘴”):口腔。口才??邶X??谌魬液?。 ⒉ ?容器通外面的地方:瓶子口。 ⒊ ?出入通過的地方:門口。港口。 ⒋ ?特指中國長城的某些關(guān)口(多用作地名):古北口。喜峰口。 ⒌ ?破裂的地方:口子。 異體字 叩 漢英互譯 gob、jaws、meatus、mouth、ora、orifice、ostium、scoop、stoma、stomata 相關(guān)字詞 心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mouth; open end; entrance, gate |
峽口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峽口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