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揆
- 拼音yī kuí
- 注音一 ㄎㄨㄟ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一揆[ yī kuí ]
⒈ ?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地之相去也,千有余里;世之相后也,千有余歲。得志行乎中國(guó),若合符節(jié),先圣后圣,其揆一也?!币庵^古代圣人舜和后代圣人文王的所作所為是完全相同的。后因以“一揆”謂同一道理;一個(gè)模樣。
引證解釋
⒈ ?意謂古代圣人 舜 和后代圣人 文王 的所作所為是完全相同的。后因以“一揆”謂同一道理;一個(gè)模樣。
引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地之相去也,千有餘里;世之相后也,千有餘歲。得志行乎中國(guó),若合符節(jié),先圣后圣,其揆一也?!?br />《書序》:“雅誥奧義,其歸一揆?!?br />《后漢書·荀爽傳》:“天地《六經(jīng)》,其旨一揆?!?br />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明詩(shī)》:“袁孫 已下,雖各有雕采,而辭趣一揆,莫能爭(zhēng)雄?!?br />宋 蘇軾 《醉鄉(xiāng)記》:“其氣和平一揆,無晦明寒暑?!?br />周素園 《貴州民黨痛史》第四篇第七章:“法律事例,古今一揆。”
國(guó)語辭典
一揆[ yī kuí ]
⒈ ?一致。
引《文選·孔安國(guó)·尚書序》:「雅誥奧義,其歸一揆?!?br />南朝梁·劉勰《文心雕龍·明詩(shī)》:「袁孫以下,雖各有雕采,而辭趣一揆,莫與爭(zhēng)雄,所以景純仙篇,挺拔而為俊矣?!?/span>
一揆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一 | yī | 一 | 1畫 | 基本字義 一 yī(一) ⒈ ?數(shù)名,最小的正整數(shù)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壹”代)。 ⒉ ?純;專:專一。一心一意。 ⒊ ?全;滿:一生。一地水。 ⒋ ?相同:一樣。顏色不一。 ⒌ ?另外的:蟋蟀一名促織。 ⒍ ?表示動(dòng)作短暫,或是一次,或具試探性:算一算。試一試。 ⒎ ?乃;競(jìng):一至于此。 ⒏ ?部分聯(lián)成整體:統(tǒng)一。整齊劃一。 ⒐ ?或者:一勝一負(fù)。 ⒑ ?初次:一見如故。 ⒒ ?中國(guó)古代樂譜記音符號(hào),相當(dāng)于簡(jiǎn)譜中的低音“7”。 異體字 |
揆 | kuí | 扌 | 12畫 | 基本字義 揆 kuí(ㄎㄨㄟˊ) ⒈ ?度( duó ),揣測(cè):揆度。揆策。揆古察今。 ⒉ ?道理,準(zhǔn)則:千載一揆。 ⒊ ?事務(wù):百揆。 ⒋ ?管理,掌管:揆百事。 ⒌ ?舊稱總攬政務(wù)的人,如宰相等:閣揆。揆席(宰相之位)。 異體字 楑 造字法 形聲:從扌、癸聲 English prime minister; to guess, estimate |
一揆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一揆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