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袍
- 拼音fāng páo
- 注音ㄈㄤ ㄆㄠ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方袍[ fāng páo ]
⒈ ?僧人所穿的袈裟。因平攤為方形,故稱。
⒉ ?借指僧人。
引證解釋
⒈ ?僧人所穿的袈裟。因平攤為方形,故稱。
引唐 許渾 《泊蒜山津聞東林寺光儀上人物故》詩:“云齋曾宿借方袍,因説浮生大夢勞。”
宋 王讜 《唐語林·補遺三》:“﹝僧 從誨 ﹞累年供奉,望方袍之賜,以耀法門?!?br />元 辛文房 《唐才子傳·道人靈一》:“一食自甘,方袍便足;靈臺澄皎,無事相干?!?/span>
⒉ ?借指僧人。
引唐 司空曙 《題凌云寺》詩:“不與方袍同結(jié)社,下歸塵世竟如何?”
南唐 劉崇遠 《金華子雜編》卷下:“贊皇 李公 之鎮(zhèn) 浙 右,以 南朝 眾寺,方袍且多,其中必有妙通《易》道者。因帖下諸寺,令擇一人,送至府中?!?/span>
方袍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袍 | páo | 衤 | 10畫 | 基本字義 袍 páo(ㄆㄠˊ) ⒈ ?中式長衣:袍子。長袍。旗袍。棉袍。皮袍。同袍(舊時軍人相稱)。袍澤(“袍”和“澤”均為古代衣服,后以此稱軍隊中的同事,如“袍袍之誼”、“袍袍故舊”)。 ⒉ ?衣服的前襟:“反袂拭面,涕沾袍”。 異體字 袌 漢英互譯 gown、robe 造字法 形聲:從衣、包聲 English long gown, robe, cloak |
方 | fāng | 方 | 4畫 | 基本字義 方 fāng(ㄈㄤ) ⒈ ?四個角都是90度直角的四邊形或六個面都是方形的立體;正方形.長方形 ⒉ ?數(shù)學上指某數(shù)自乘的積:方根。平方。開方。 ⒊ ?人的品行端正:方正。方直。 ⒋ ?一邊或一面:方向。方面。 ⒌ ?地區(qū),地域:地方。方志。方言。方物。方圓。方隅(邊疆)。方輿(指領(lǐng)域,亦指大地)。 ⒍ ?辦法,做法,技巧:方式。方法。教導有方。貽笑大方。 ⒎ ?種,類:變幻無方。儀態(tài)萬方。 ⒏ ?為治療某種疾病而組合起來的若 |
方袍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方袍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