風摶
- 拼音fēng tuán
- 注音ㄈㄥ ㄊㄨㄢˊ
- 繁體風摶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風摶[ fēng tuán ]
⒈ ?《莊子·逍遙游》:“﹝鵬﹞水擊三千里,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。”后以“風摶”比喻仕途騰達。
引證解釋
⒈ ?后以“風摶”比喻仕途騰達。
引《莊子·逍遙游》:“﹝鵬﹞水擊三千里,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?!?br />唐 岑參 《送張秘書充劉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覲省》詩:“前年見君時,見君正泥蟠。去年見君處,見君已風摶?!?/span>
風摶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摶 | tuán | 扌 | 7畫 | 基本字義 摶(摶) tuán(ㄊㄨㄢˊ) ⒈ ?把東西揉弄成球形:摶泥球。摶紙團。 ⒉ ?憑借:“摶扶搖而直上”。 異體字 摶 塼 造字法 形聲:從扌、專聲 English roll around with hand; model |
風 | fēng fěng | 風 | 4畫 | 基本字義 風(風) fēng(ㄈㄥ) ⒈ ?空氣流動的現(xiàn)象。氣象學特指空氣在水平方向的流動:風向。風速。風級。風險。風波(喻糾紛或亂子)。風雨如磐(a.指風雨不斷,天色黑暗,給人以重壓的感覺;b.喻社會黑暗或境地艱難)。風花雪月(喻堆砌詞藻,內(nèi)容貧乏的的詩文)。 ⒉ ?像風那樣迅速、普遍的:風潮。風靡一時。風馳電掣。 ⒊ ?社會上長期形成的禮節(jié)、習俗:風氣。風習。風物(某地特有的景物)。風尚(在一定時期中社會上流行的 |
風摶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風摶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