田制
- 拼音tián zhì
- 注音ㄊ一ㄢˊ ㄓ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田制[ tián zhì ]
⒈ ?關(guān)于農(nóng)田的制度。
引證解釋
⒈ ?關(guān)于農(nóng)田的制度。
引《周禮·地官·掌節(jié)》“道路用旌節(jié)” 唐 賈公彥 疏:“鄉(xiāng)之田制與遂同,故知旌節(jié)是鄉(xiāng)遂大夫所授也?!?br />《宋史·食貨志上一》:“其田制為三品:以膏沃而無水旱之患者為上品,雖沃壤而有水旱之患、埆瘠而無水旱之慮者為中品,既埆瘠復患於水旱者為下品。上田人授百畝,中田百五十畝,下田二百畝,并五年后收其租,亦只計百畝,十收其三……餘悉蠲其課。”
《清史稿·食貨志一》:“田制:曰官田。初設(shè)官莊,以近畿民來歸者為莊頭,給繩地,一繩四十二畝?!?br />范文瀾 蔡美彪 等《中國通史》第三編第四章第一節(jié):“在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(qū) 發(fā)現(xiàn)的 吐蕃 文中,有一則關(guān)于田制的記載?!?/span>
田制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制 | zhì | 刂 | 8畫 | 基本字義 制(製) zhì(ㄓˋ) ⒈ ?規(guī)定:因地制宜。制定。制式。制憲。 ⒉ ?限定,約束,管束:制止。制裁。專制。制約。抵制。節(jié)制。制動。制海權(quán)。 ⒊ ?法規(guī),制度:民主集中制。公有制。 ⒋ ?依照規(guī)定的標準做的:制錢(中國明、清兩代稱本朝的銅錢)。制服。 ⒌ ?古代帝王的命令:制誥。 ⒍ ?古代父母死亡守喪;守制。 ⒎ ?造,作:制造。制做。制品。制圖。制革。制版。如法炮( páo )制。 異體字 剬 製 漢英互譯 make、manufacture、r |
田 | tián | 田 | 5畫 | 基本字義 田 tián(ㄊ一ㄢˊ) ⒈ ?種植農(nóng)作物的土地:田野。耕田。 ⒉ ?和農(nóng)業(yè)有關(guān)的:田家。田園。 ⒊ ?古同“畋”,打獵。 ⒋ ?古同“佃”,耕作。 ⒌ ?姓。 異體字 佃 畋 漢英互譯 cropland、farmland、field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field, arable land, cultivated |
田制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田制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