衙兵
- 拼音yá bīng
- 注音一ㄚˊ ㄅ一ㄥ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衙兵[ yá bīng ]
⒈ ?唐代天子的禁衛(wèi)兵。
⒉ ?唐代節(jié)度使的衛(wèi)兵。
引證解釋
⒈ ?唐 代天子的禁衛(wèi)兵。按,金吾、領軍、千牛之類為衛(wèi)兵;羽林、龍武、神策之類為禁軍。南衙屬宰相管轄,北衙歸皇帝直轄,起互相監(jiān)督的作用。
引《新唐書·兵志》:“夫所謂天子禁軍者,南、北衙兵也。南衙,諸衛(wèi)兵是也;北衙者,禁軍也?!?/span>
⒉ ?唐 代節(jié)度使的衛(wèi)兵。參閱《資治通鑒·唐代宗廣德元年》 胡三省 注。
引《舊唐書·田承嗣傳》:“數(shù)年之間,其眾十萬。仍選其魁偉強力者萬人以自衛(wèi),謂之衙兵?!?br />《新唐書》作“牙兵”。 韓國磐 《隋唐五代史綱》第二篇第十章第二節(jié):“衙兵就是牙兵, 魏博 鎮(zhèn)的牙兵是十分強悍的, 唐 人傳奇《紅線傳》,也說 田承嗣 ‘乃募軍中武勇十倍者,得二千人,另外宅男,而厚其廩給,常令三百人夜直州宅’,外宅男就是義兒,也就是牙兵。”
衙兵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衙 | yá | 行 | 13畫 | 基本字義 衙 yá(一ㄚˊ) ⒈ ?舊時官署之稱:公衙。衙門。衙參( cān )(官吏到上司衙門,排班參見,稟白公事)。衙役。 ⒉ ?唐代皇帝前殿:“元和十五年正月……群臣始朝于宣政衙”。 ⒊ ?排列成行的事物:槐衙。柳衙。 異體字 牙 造字法 形聲:從行、吾聲 English public office; official residence |
兵 | bīng | 八 | 7畫 | 基本字義 兵 bīng(ㄅ一ㄥ) ⒈ ?武器:兵器。兵刃。兵不血刃(兵器上面沒有沾血,指不經(jīng)過戰(zhàn)斗而取得勝利)。 ⒉ ?戰(zhàn)士,軍隊:兵士。兵卒。兵丁。兵戎相見(指武裝沖突)。 ⒊ ?與軍事或戰(zhàn)爭有關事物的統(tǒng)稱:兵法。兵家。兵機。兵釁(戰(zhàn)爭的爭端)。兵書。兵諫(進諫時以武力要挾,迫使必從)。兵荒馬亂。兵貴神速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arms、soldiers 相關字詞 卒 造字法 會意:從丘、從八 English soldier, troops |
衙兵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衙兵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