斒孄
- 拼音bān lǎn
- 注音ㄅㄢ ㄌㄢ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斒孄(斒?)[ bān lǎn ]
⒈ ?猶斑斕。春秋末,老萊子至孝,“常服斑斕之衣,為嬰兒戲”以娛親。后用為孝養(yǎng)父母之典。
引證解釋
⒈ ?猶斑斕。
引春秋 末, 老萊子 至孝,“常服斑斕之衣,為嬰兒戲”以娛親。后用為孝養(yǎng)父母之典。古本戲曲叢刊《三桂記·榮贈》:“但圖朱紫之榮,久失斒孄之養(yǎng)?!?/span>
斒孄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孄 | lǎn | 女 | 20畫 | 基本字義 孄 lǎn(ㄌㄢˇ) ⒈ ?古同“懶”。 統(tǒng)一碼 孄字UNICODE編碼U+5B44,10進(jìn)制: 23364,UTF-32: 00005B44,UTF-8: E5 AD 84。 孄字位于中日韓統(tǒng)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 |
斒 | bān | 文 | 13畫 | 基本字義 斒 bān(ㄅㄢ) ⒈ ?古同“斑”。 異體字 豳 造字法 形聲:從文、扁聲 English variegated; striped; marbled |
斒孄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斒孄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