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法
- 拼音sān fǎ
- 注音ㄙㄢ ㄈㄚ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三法[ sān fǎ ]
⒈ ?古代三刺、三宥、三赦之法的合稱。
⒉ ?指三代之筮法。
引證解釋
⒈ ?古代三刺、三宥、三赦之法的合稱。
引《周禮·秋官·司刺》:“司刺掌三刺、三宥、三赦之法……以此三法者,求民情,斷民中?!?br />宋 蘇軾 《三法求民情賦》:“用三法而下究,求輿情而上通?!?/span>
⒉ ?指三代之筮法。
引《左傳·僖公四年》“卜之不吉筮之吉” 唐 孔穎達(dá) 疏:“崔靈恩 以為國(guó)之大事,先筮而后卜,筮兇則止不卜者,筮必以三代之法。若三法皆兇,則止不卜;若兩法是兇,一法為吉,名為筮逆,猶是疑限,故更卜以決之?!?/span>
三法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三 | sān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三 sān(ㄙㄢ) ⒈ ?數(shù)名,二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叁”代):三維空間。三部曲。三國(guó)(中國(guó)朝代名)。 ⒉ ?表示多次或多數(shù):三思而行。三緘其口。 異體字 叁 參 弎 漢英互譯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|
法 | fǎ | 氵 | 8畫 | 基本字義 法 fǎ(ㄈㄚˇ) ⒈ ?體現(xiàn)統(tǒng)治階段的意志,國(guó)家制定和頒布的公民必須遵守的行為規(guī)則:法辦。法典。法官。法規(guī)。法律。法令。法定。法場(chǎng)。法理。法紀(jì)。法盲。法人(“自然人”的對(duì)稱。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義獨(dú)立參與民事活動(dòng),享有民事權(quán)利和承擔(dān)法律義務(wù)的社會(huì)組織)。法制。法治。犯法。守法。合法。憲法(國(guó)家的根本大法)。政法。奉公守法。逍遙法外。 ⒉ ?處理事物的手段:辦法。設(shè)法。手法。寫法。 ⒊ ?仿效:效法。 |
三法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三法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