劈撲
- 拼音pī pū
- 注音ㄆ一 ㄆㄨ
- 繁體劈撲
- 詞性擬聲詞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劈撲[ pī pū ]
⒈ ?亦作“劈噗”。
⒉ ?象聲詞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劈噗”。象聲詞。
引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二一:“﹝ 張善 ﹞腳步未到時(shí),只聽(tīng)得劈撲之聲,店門(mén)已開(kāi)了。”
洪深 《香稻米》第三幕:“我心口頭,劈噗劈噗地跳?!?/span>
劈撲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(huà)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撲 | pū | 扌 | 5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撲(撲) pū(ㄆㄨ) ⒈ ?輕打,拍:撲粉。撲蠅。撲打。 ⒉ ?擊拂的用具:粉撲。 ⒊ ?沖:撲滅。撲救。 ⒋ ?相搏擊:相撲。撲跌。 ⒌ ?跌倒:撲地。 ⒍ ?伏:撲在桌上看書(shū)。 ⒎ ?杖,戒尺,亦為中國(guó)周代九刑之一。 異體字 ? 攴 揊 撲 擈 漢英互譯 attack、flap、pounce on、rush at、snap、throw oneself on 造字法 形聲:從扌、卜聲 English pound, beat, strike; attack |
劈 | pī pǐ | 刀 | 15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劈 pī(ㄆ一) ⒈ ?用刀斧或強(qiáng)力破開(kāi):劈殺。劈刺。劈成兩半。 ⒉ ?雷電擊壞或擊斃:天打雷劈。 ⒊ ?沖著,正對(duì)著:劈頭蓋腦。 ⒋ ?兩個(gè)斜面合成的縱截面呈三角形的簡(jiǎn)單機(jī)械,刀、斧、楔子等各種切削工具的刃都屬于這一類(lèi)(亦稱(chēng)“尖劈”)。 其他字義 劈 pǐ(ㄆ一ˇ) ⒈ ?分開(kāi):劈柴。劈成三股。 ⒉ ?分裂,使從原物上分開(kāi):把菜幫兒劈下來(lái)。 ⒊ ?腿或手指等過(guò)分叉開(kāi):劈叉。 異體字 礕 漢英互譯 cleave、hack、hag、hew、rip 造字法 形 |
劈撲的近義詞
- 暫無(wú)近義詞信息
劈撲的反義詞
- 暫無(wú)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