壯語
- 拼音zhuàng yǔ
- 注音ㄓㄨㄤˋ ㄩˇ
- 繁體壯語
- 詞性名詞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壯語[ zhuàng yǔ ]
⒈ ?中國壯族語言。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。
英Zhuang language;
引證解釋
⒈ ?豪壯的言語。
引《晉書·譙剛王遜傳》:“敦 ﹝ 王敦 ﹞果謂 錢鳳 曰:‘彼不知懼而學壯語,此之不武,何能為也!’”
宋 吳可 《藏海詩話》:“擘開蒼玉巖,椎破銅山鑄銅虎。何故為此語?是欲為壯語耶?”
清 陳廷焯 《白雨齋詞話》卷三:“﹝ 西堂 ﹞長調(diào)稍可,壯語工於綺語也?!?br />陳毅 《初游良口》詩:“我聞此語甚欣喜,喜聞英雄作壯語?!?/span>
⒉ ?侈談,大言。
引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雜文》:“自 桓麟 《七説》以下, 左思 《七諷》以上,枝附影從,十有餘家?;蛭柠惗x睽,或理粹而辭駁,觀其大抵所歸,莫不高談宮館,壯語畋獵,窮瓌奇之服饌,極蟲媚之聲色?!?/span>
⒊ ?我國壯族的語言。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。主要分布在我國 廣西壯族自治區(qū) 和 云南省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。分北部南部兩個方言。
國語辭典
壯語[ zhuàng yǔ ]
⒈ ?豪邁的話語。
引《晉書·卷三七·宗室傳·譙剛王遜傳》:「彼不知懼而學壯語,此之不武,何能為也。」
⒉ ?壯族的語言。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。分北部和南部兩個方言。以單音詞居多數(shù),以詞序和虛詞為主要語法手段。近來受漢語影響,吸收許多新漢語借詞,并產(chǎn)生一些新的語音和語法結構形式。西元一九五五年創(chuàng)造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文字。越南岱族和儂族的語言跟我國壯語十分相近。
壯語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壯 | zhuàng | 士 | 6畫 | 基本字義 壯(壯) zhuàng(ㄓㄨㄤˋ) ⒈ ?大,有力,強盛:強壯。壯士。壯心。壯烈。壯美。兵強馬壯。 ⒉ ?增加勇氣和力量:壯膽。壯行( xíng )。以壯聲勢。 ⒊ ?中國少數(shù)民族,主要分布于廣西壯族自治區(qū)及云南、四川、貴州等?。ㄅf作“僮”):壯族。壯錦。壯歌。 異體字 壯 壵 漢英互譯 strong、able-bodied 造字法 形聲:從土、丬聲 English big, large; robust; name of tribe |
語 | yǔ yù | 讠 | 9畫 | 基本字義 語(語) yǔ(ㄩˇ) ⒈ ?話:語言。漢語。英語。語錄。語匯。語重心長。 ⒉ ?指“諺語”或“古語”:語云:“皮之不存,毛將焉附”。 ⒊ ?代替語言的動作:手語。旗語。 ⒋ ?說:細語。低語。 其他字義 語(語) yù(ㄩˋ) ⒈ ?告訴:不以語人。 異體字 語 漢英互譯 Punjabi 造字法 形聲:從讠、吾聲 English language, words; saying, expression |
壯語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壯語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