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德
- 拼音sì dé
- 注音ㄙˋ ㄉㄜ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四德[ sì dé ]
⒈ ?封建禮教指婦女應尊從的四種德行,即婦德、婦言、婦容、婦功。
例三從四德。
英The four virtues are fidelity,physical charm,propriety in speech and efficiency in needlework;
引證解釋
⒈ ?指《易》“乾”卦元、亨、利、貞四德。
引《易·乾》:“文言曰:元者,善之長也;亨者,嘉之會也;利者,義之和也;貞者,事之干也。君子體仁足以長人,嘉會足以合禮,利物足以和義,貞固足以干事。君子行此四德者,故曰乾元亨利貞?!?br />清 顏元 《存性編·明明德》:“惟先儒既開此論,遂以惡歸之氣質而求變化之,豈不思氣質即二氣四德所結聚者,烏得謂之惡?”
⒉ ?封建禮教指婦女應有的四種德行。
引《周禮·天官·九嬪》:“掌婦學之法,以教九御婦德、婦言、婦容、婦功?!?br />鄭玄 注:“婦德謂貞順,婦言謂辭令,婦容謂婉娩,婦功謂絲枲。”
《后漢書·皇后紀序》:“九嬪掌教四德?!?br />李賢 注:“四德謂婦德、婦言、婦容、婦功也?!?br />唐 高仲武 《中興間氣集·李季蘭》:“士有百行,女唯四德。”
明 無名氏 《金雀記·合雀》:“大凡人家大娘,聽見丈夫娶妾,皆生嫉妬之心。夫人略無猜忌,欣然有喜色,可見夫人四德兼全?!?br />清 錢謙益 《妻王氏加贈恭人》:“睠惟四德,胡不百年?!?/span>
⒊ ?佛教語。指大乘涅槃四功德,即常德、樂德、我德、凈德。見《涅槃經(jīng)》。
國語辭典
四德[ sì dé ]
⒈ ?易經(jīng)乾卦元、亨、利、貞四德。
引《易經(jīng)·乾卦·文言曰》:「元者,善之長也;亨者,嘉之會也;利者,義之和也;貞者,事之干也。君子體仁足以長人,嘉會足以合禮,利物足以和義,貞固足以干事,君子行此四德者,故曰元亨利貞?!?/span>
⒉ ?婦德、婦言、婦容、婦功。見《周禮·天官·九嬪》。
引《文選·范曄·后漢書皇后紀論》:「夫人坐論婦禮,九嬪掌教四德?!?/span>
⒊ ?孝、悌、忠、信。
引《大戴禮·衛(wèi)將軍文子》:「孔子曰:『孝,德之始也;弟,德之序也;信,德之厚也;忠,德之正也。參乎,中夫四德者矣哉!』」
⒋ ?佛教用語。指四種特征。
引《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(jīng)·卷三》:「唯此涅槃,具彼四德?!?/span>
英語four Confucian injunctions 孝悌忠信 (for men)?, namely: piety 孝 to one's parents, respect 悌 to one's older brother, loyalty 忠 to one's monarch, faith 信 to one's male friends, the four Confucian virtues for women of morality 德, physical charm 容, propriety in speech 言 and efficiency in needlework 功
德語vier Tugende (des Konfuzianismus)? (S, Rel)?
四德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四 | sì | 囗 | 5畫 | 基本字義 四 sì(ㄙˋ) ⒈ ?數(shù)名,三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肆”代):四方。四邊。四序(即“四季”)。四體(a.指人的四肢;b.指楷、草、隸、篆四種字體)。四庫(古籍經(jīng)、史、子、集四部的代稱。亦稱“四部”)。四君子(中國畫中對梅、蘭、竹、菊四種花卉題材的總稱)。 ⒉ ?中國古代樂譜的記音符號,相當于簡譜中的低音“6”。 異體字 亖 肆 漢英互譯 four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four |
德 | dé | 彳 | 15畫 | 基本字義 德 dé(ㄉㄜˊ) ⒈ ?人們共同生活及行為的準則和規(guī)范,品行,品質:美德。品德。公德。德行。道德。德性。德育(以一定的社會要求,進行思想的、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)。德才兼?zhèn)?。度德量力。德高望重?⒉ ?心意,信念:一心一德。 ⒊ ?恩惠:德施。德澤(德化和恩惠)。德惠。感恩戴德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? ? 徳 恴 悳 惪 ? 漢英互譯 heart、mind、morals、virtue 相關字詞 怨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ethics, morality, virtue |
四德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四德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