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術(shù)
- 拼音qī shù
- 注音ㄑ一 ㄕㄨˋ
- 繁體七術(shù)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七術(shù)[ qī shù ]
⒈ ?指國君駕馭群臣的七種方法。
⒉ ?指越大夫文種教句踐伐吳的七種策略。
⒊ ?指鬼谷子用兵七法。即威神、養(yǎng)志、實意、分威、散勢、轉(zhuǎn)圓、損兌。
引證解釋
⒈ ?指國君駕馭群臣的七種方法。
引《韓非子·內(nèi)儲說上》:“主之所用也七術(shù),所察也六微。七術(shù):一曰眾端參觀,二曰必罰明威,三曰信賞盡能,四曰一聽責(zé)下,五曰疑詔詭使,六曰挾知而問,七曰倒言反事?!?/span>
⒉ ?指 越 大夫 文種 教 句踐 伐 吳 的七種策略。
引《史記·越王句踐世家》:“人或讒 種 且作亂, 越王 乃賜 種 劍曰:‘子教寡人伐 吳 七術(shù),寡人用其三而敗 吳,其四在子,子為我從先王試之?!?種 遂自殺?!?br />張守節(jié) 正義:“《越絶》云:‘九術(shù):一曰尊天事鬼;二曰重財幣以遺其君;三曰貴糴粟藁以空其邦;四曰遺之好美以熒其志;五曰遺之巧匠,使起宮室高臺,以盡其財,以疲其力;六曰貴其諛臣,使之易伐;七曰彊其諫臣,使之自殺;八曰邦家富而備器利;九曰堅甲利兵以承其弊?!?/span>
⒊ ?指 鬼谷子 用兵七法。即威神、養(yǎng)志、實意、分威、散勢、轉(zhuǎn)圓、損兌。參閱《鬼谷子·本經(jīng)陰符》。
引宋 王應(yīng)麟 《小學(xué)紺珠·騰文·七術(shù)》:“威神法,五龍;養(yǎng)志法,靈龜;實意法,騰蛇;分威法,伏熊;散勢法,鷙鳥;轉(zhuǎn)圓法,猛獸;損兌法,靈蓍?!?/span>
七術(shù)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術(shù) | shù shú zhú | 木 | 5畫 | 基本字義 術(shù) shù(ㄕㄨˋ) ⒈ ?技藝:技術(shù)。藝術(shù)。武術(shù)。學(xué)術(shù)。不學(xué)無術(shù)。 ⒉ ?方法:戰(zhàn)術(shù)。權(quán)術(shù)。心術(shù)。 ⒊ ?古代城市中的道路。 其他字義 術(shù) shú(ㄕㄨˊ) ⒈ ?古同“秫”,黏高梁。 其他字義 術(shù) zhú(ㄓㄨˊ) ⒈ ?〔白術(shù)〕多年生草本植物,根狀莖可入藥。 ⒉ ?〔蒼術(shù)〕多年生草本植物,根狀莖可入藥。 異體字 秫 術(shù) 朮 漢英互譯 art、method、skill 造字法 原為形聲:從行、術(shù)聲 English art, skill, special feat; method, technique |
七 | qī | 一 | 2畫 | 基本字義 七 qī(ㄑ一) ⒈ ?數(shù)名,六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柒”代)。 ⒉ ?文體名,或稱“七體”,為賦體的另一種形式。 ⒊ ?舊時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,共七次,稱“做七”。 異體字 柒 漢英互譯 seven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seven |
七術(shù)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七術(shù)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