芻藳
- 拼音chú gǎo
- 注音ㄔㄨˊ ㄍㄠˇ
- 繁體芻藳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芻藳[ chú gǎo ]
⒈ ?亦作“芻稾”。
⒉ ?干草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芻稾”。干草。
引《商君書·去強》:“彊國知十三數(shù):……馬、牛、芻藳之數(shù)?!?br />晉 陶潛 《詠貧士》之五:“芻藳有常溫,採莒足朝餐。豈不實辛苦?所懼非飢寒?!?br />宋 孫光憲 《北夢瑣言》卷十九:“馮道 純儉,頃在 德勝寨,所居一茅庵,與從人同器而食,臥則芻藳一束?!?br />清 薛福成 《練兵》:“募萬人之軍而樹之將,供之財糗,芻稾、器仗無不具。”
芻藳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藳 | gǎo | 艸 | 18畫 | 基本字義 藳 gǎo(ㄍㄠˇ) ⒈ ?古同“稿”。 異體字 稾 |
芻 | chú | 刀 | 5畫 | 基本字義 芻(芻) chú(ㄔㄨˊ) ⒈ ?喂牲畜的草,亦指用草料喂牲口:芻秣(飼養(yǎng)牛馬的草料)。反芻。 ⒉ ?割草:芻蕘(割草稱“芻”,打柴稱“蕘”。指割草打柴的人。后常用作向人陳述意見的謙辭)。芻言(常用來謙稱自己的言論)。芻議(同“芻言”)。 ⒊ ?草把:芻靈(古代送葬用的茅草扎的人馬)。 異體字 芻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mow, cut grass; hay, fodder |
芻藳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芻藳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