篆隸
- 拼音zhuàn lì
- 注音ㄓㄨㄢˋ ㄌ一ˋ
- 繁體篆隸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篆隸[ zhuàn lì ]
⒈ ?篆書和隸書。
引證解釋
⒈ ?篆書和隸書。
引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練字》:“篆隸相鎔,蒼雅品訓(xùn)?!?br />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穀水》:“魏 正始 中,又立古篆隸三字石經(jīng)。”
宋 陳鵠 《耆舊續(xù)聞》卷三:“米芾 得能書之名,似無負(fù)於海內(nèi)。 芾 於真楷篆隸不甚工,惟於行草,誠入能品?!?/span>
篆隸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篆 | zhuàn | 竹 | 15畫 | 基本字義 篆 zhuàn(ㄓㄨㄢˋ) ⒈ ?漢字的一種書體:大篆。小篆。篆體。篆書。 ⒉ ?書寫篆字:篆額。 ⒊ ?印章多用篆文,故為官印的代稱,又為對(duì)別人名字的敬稱:篆刻。攝篆。次篆。臺(tái)篆。 異體字 蒃 漢英互譯 seal 造字法 形聲:從竹、彖聲 English seal script; seal, official stamp |
隸 | lì | 隸 | 8畫 | 基本字義 隸(隸) lì(ㄌ一ˋ) ⒈ ?附屬,屬于:隸屬。配隸(從屬)。直隸中央。 ⒉ ?封建時(shí)代的衙役:隸卒。皂隸。徒隸。 ⒊ ?舊時(shí)地位低下而被奴役的人:奴隸。隸仆。 ⒋ ?隸書,漢字的一種書體,由篆書簡(jiǎn)化演變而成:隸書。隸字。漢隸。 異體字 肄 逮 隸 隷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subservient; servant; KangXi radical 171 |
篆隸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篆隸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