蠻隸
- 拼音mán lì
- 注音ㄇㄢˊ ㄌ一ˋ
- 繁體蠻隸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蠻隸[ mán lì ]
⒈ ?由南方少數(shù)民族人充當?shù)呐`。
引證解釋
⒈ ?由南方少數(shù)民族人充當?shù)呐`。
引《周禮·秋官·蠻隸》:“蠻隸,掌役校人養(yǎng)馬。”
鄭玄 注:“征南夷所獲者。”
賈公彥 疏:“云掌役校人者,為校人所役使以養(yǎng)馬?!?br />唐 柳宗元 《嶺南節(jié)度饗軍堂記》:“問役焉???則蠻隸是徵。”
康有為 《大同書》丙部:“劉歆 偽為《周官》,以 漢 制緯之,乃託為罪隸、閩隸、蠻隸、夷隸、貉隸諸名,以為 周公 之制?!?/span>
蠻隸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蠻 | mán | 蟲 | 12畫 | 基本字義 蠻(蠻) mán(ㄇㄢˊ) ⒈ ?粗野,兇惡,不通情理:野蠻。蠻橫( hèng )。蠻不講理。 ⒉ ?愣,強悍:一味蠻干。 ⒊ ?中國古代稱南方各族:蠻荒。 ⒋ ?方言,相當于“很”:蠻好。 異體字 蠻 漢英互譯 pretty、quite、rough、unreasoning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barbarians; barbarous, savage |
隸 | lì | 隸 | 8畫 | 基本字義 隸(隸) lì(ㄌ一ˋ) ⒈ ?附屬,屬于:隸屬。配隸(從屬)。直隸中央。 ⒉ ?封建時代的衙役:隸卒。皂隸。徒隸。 ⒊ ?舊時地位低下而被奴役的人:奴隸。隸仆。 ⒋ ?隸書,漢字的一種書體,由篆書簡化演變而成:隸書。隸字。漢隸。 異體字 肄 逮 隸 隷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subservient; servant; KangXi radical 171 |
蠻隸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蠻隸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