藤紙
- 拼音téng zhǐ
- 注音ㄊㄥˊ ㄓˇ
- 繁體藤紙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藤紙[ téng zhǐ ]
⒈ ?古時(shí)用藤皮造的紙,產(chǎn)于浙江剡溪、馀杭等地。
引證解釋
⒈ ?古時(shí)用藤皮造的紙,產(chǎn)于 浙江 剡溪、馀杭 等地。
引唐 李肇 《翰林志》:“凡賜與、徵召、宣索、處分曰詔,用白藤紙……凡太清宮道觀薦告詞文,用青藤紙?!?br />宋 歐陽修 《病中代書奉寄圣俞二十五兄》詩:“君閑可能為我作,莫辭自書藤紙滑?!?br />宋 梅堯臣 《送杜君懿屯田通判宣州》詩:“日書藤紙爭持去,長鉤細(xì)畫似珊瑚?!?br />亦稱“藤角紙”。 范文瀾 蔡美彪 等《中國通史》第二編第五章第二節(jié):“范寧 令屬官說,‘土紙不可以作文書,皆令用藤角紙’。藤角紙即藤紙?!?/span>
國語辭典
藤紙[ téng zhǐ ]
⒈ ?唐宋時(shí),浙江一帶多以古藤制紙,故稱為「藤紙」。
引唐·李吉甫《元和郡縣圖志·卷二五·杭州·余杭》:「由拳山,晉隱士郭文舉所居,傍有由拳村,出好藤紙。」
宋·梅堯臣〈得曾鞏秀才所附滁州歐陽永叔書答意〉詩:「袖御藤紙書,題字遠(yuǎn)已認(rèn)?!?/span>
藤紙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紙 | zhǐ | 纟 | 7畫 | 基本字義 紙(紙) zhǐ(ㄓˇ) ⒈ ?用植物纖維制成的薄片,作為寫畫、印刷書報(bào)、包裝等用:紙張。紙幣。紙煙。紙上談兵(喻空談理論不解決實(shí)際問題)。洛陽紙貴(稱譽(yù)別人的著作)。金迷紙醉。 ⒉ ?量詞,指書信、文件的張數(shù):一紙空文。 異體字 紙 帋 漢英互譯 bumf、paper 造字法 形聲:從纟、氏聲 English paper |
藤 | téng | 艸 | 18畫 | 基本字義 藤 téng(ㄊㄥˊ) ⒈ ?指“白藤”、“紫藤”:藤條。藤椅。藤床。 ⒉ ?〔藤黃〕a.常綠喬木,莖高達(dá)二十米,樹脂黃色,有毒;b.這種植物的樹脂,可作國畫顏料。 ⒊ ?泛指匍匐莖或攀援莖:藤本植物。瓜藤。葡萄藤。順藤摸瓜。 異體字 籐 ? 漢英互譯 bine、ratan、rattan、vine 造字法 形聲:從艸、滕聲 English rattan, cane; creeper plant |
藤紙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藤紙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