包橘
- 拼音bāo jú
- 注音ㄅㄠ ㄐㄨ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包橘[ bāo jú ]
⒈ ?橘子的一種。
引證解釋
⒈ ?橘子的一種。
引宋 韓彥直 《橘錄·包橘》:“包橘取其纍然若包聚之義。是橘外薄內(nèi)盈,隔皮脈瓣可數(shù),有一枝而生五、六顆者,懸之可愛?!?br />明 區(qū)大相 《始赴東山口楊柳村舊作》詩:“包橘無千樹,芳蘭自一叢?!?/span>
包橘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橘 | jú | 木 | 16畫 | 基本字義 橘 jú(ㄐㄨˊ) ⒈ ?常綠喬木,果實(shí)稱“橘子”,多汁,味酸甜可食。種子、樹葉、果皮均可入藥:橘紅。橘絡(luò)。橘黃色。橘化為枳(喻人必然受環(huán)境的影響而發(fā)生變化)。 異體字 桔 造字法 形聲:從木、矞聲 English orange, tangerine |
包 | bāo | 勹 | 5畫 | 基本字義 包 bāo(ㄅㄠ) ⒈ ?用紙、布或其他薄片把東西裹起來:包裝。包餃子。 ⒉ ?包好了的東西:郵包。背( bèi )包。 ⒊ ?裝東西的袋:書包。皮包。 ⒋ ?容納在內(nèi),總括在一起:包括。包舉(總括)。包容。包涵。包羅萬象。無所不包。 ⒌ ?總攬,負(fù)全責(zé):包銷。包攬。 ⒍ ?保證:包賠。包在我身上。 ⒎ ?約定的,專用的:包飯。包工。 ⒏ ?圍:包圍。包剿。 ⒐ ?一種帶餡的蒸熟的面食:包子。糖包兒。 ⒑ ?身體上腫起的疙瘩:膿包。 |
包橘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包橘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