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儂
- 拼音wú nóng
- 注音ㄨˊ ㄋㄨㄥˊ
- 繁體吳儂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吳儂[ wú nóng ]
⒈ ?吳地自稱曰我儂,稱人曰渠儂、個(gè)儂、他儂。因稱人多用儂字,故以“吳儂”指吳人。
引證解釋
⒈ ?吳 地自稱曰我儂,稱人曰渠儂、個(gè)儂、他儂。因稱人多用儂字,故以“吳儂”指 吳 人。
引唐 劉禹錫 《福先寺雪中酬別樂天》詩:“才子從今一分散,便將詩詠嚮 吳 儂?!?br />宋 張先 《喜朝天·清署堂贈蔡君謨》詞:“佳景在,吳儂還望,分閫重來?!?br />元 張可久 《折桂令·游金山寺》曲:“誤汲南泠,笑殺吳儂,不記《茶經(jīng)》?!?/span>
國語辭典
吳儂[ wú nóng ]
⒈ ?吳音。因吳人語中多帶儂字。
引宋·蘇軾〈臨江仙·尊酒何人懷李白〉詞:「一時(shí)驚笑衰容,語音猶自帶吳儂?!?/span>
⒉ ?吳人的代稱。
引唐·劉禹錫〈福先寺雪中酬別樂天〉詩:「才子從今一分散,便將詩詠向吳儂?!?br />金·蔡珪〈撞冰行〉:「吳儂笑向吾曹說:昔歲江行苦風(fēng)雪?!?/span>
吳儂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吳 | wú | 口 | 7畫 | 基本字義 吳 wú(ㄨˊ) ⒈ ?中國周代諸侯國名,在今江蘇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,后擴(kuò)展至淮河下游一帶:吳鉤(古代吳地出產(chǎn)的一種彎刀,后泛指鋒利的刀劍)。吳越同舟(喻過去的仇人由于當(dāng)前利害一致而成為朋友)。 ⒉ ?中國東漢末年三國之一:吳下阿蒙(喻原先學(xué)識粗淺的人)。 ⒊ ?泛指中國江蘇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帶:吳語。吳牛喘月(喻見到類似事物就膽怯害怕起來)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吞 吳 呉 造字法 會意:從口、從矢 English name of |
儂 | nóng | 亻 | 8畫 | 基本字義 儂(儂) nóng(ㄋㄨㄥˊ) ⒈ ?方言,你。 ⒉ ?我(多見于舊詩文)。 ⒊ ?姓。 異體字 儂 造字法 形聲:從亻、農(nóng)聲 English I; you; family name |
吳儂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吳儂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