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楚
- 拼音nán chǔ
- 注音ㄋㄢˊ ㄔㄨ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南楚[ nán chǔ ]
⒈ ?古地區(qū)名。春秋戰(zhàn)國時,楚國在中原南面,后世稱南楚,為三楚之一。北起淮漢,南至江南,約包括今安徽中部、西南部,河南東南部,湖南、湖北東部及江西等地區(qū)。
引證解釋
⒈ ?古地區(qū)名。 春秋 戰(zhàn)國 時, 楚國 在中原南面,后世稱 南楚,為三 楚 之一。北起 淮 漢,南至 江南,約包括今 安徽 中部、西南部, 河南 東南部, 湖南、湖北 東部及 江西 等地區(qū)。
引戰(zhàn)國 楚 宋玉 《登徒子好色賦序》:“且夫 南楚 窮巷之妾,焉足為大王言乎?”
《史記·貨殖列傳》:“衡山、九江、江南、豫章、長沙,是 南楚 也,其俗大類 西楚。”
三國 魏 曹植 《王仲宣誄》:“我公奮鉞,耀威 南楚,荊 人或違,陳戎講武。”
國語辭典
南楚[ nán chǔ ]
⒈ ?春秋、戰(zhàn)國時,楚國位于中原南方,是江南一帶的大國。故以南楚泛指南方。
引《文選·宋玉·登徒子好色賦》:「且夫南楚窮巷之妾,焉足為大王言乎?」
《文選·曹植·王仲宣誄》:「我公奮鉞,耀威南楚?!?/span>
南楚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南 | nán nā | 十 | 9畫 | 基本字義 南 nán(ㄋㄢˊ) ⒈ ?方向,早晨面對太陽,右手的一邊,與“北”相對:南北。南方。南面。南國(指中國南部)。南陲(南部邊疆)。南極。南半球。 ⒉ ?姓。 其他字義 南 n?。è栓冢?⒈ ?〔南無(mó)〕佛教用語,意思是合掌稽首,表示對佛尊敬或皈依,常加于佛、菩薩名的前面,如“南南阿彌陀佛”、“南南觀世音菩薩”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south 相關(guān)字詞 北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south; southern part; southward |
楚 | chǔ | 木 | 13畫 | 基本字義 楚 chǔ(ㄔㄨˇ) ⒈ ?落葉灌木,鮮葉可入藥。枝干堅(jiān)勁,可以做杖。亦稱“牡荊”。 ⒉ ?古代的刑杖,或?qū)W校撲責(zé)學(xué)生的小杖:捶楚。夏楚。楚掠(拷打)。楚撻(拷打)。 ⒊ ?中國春秋時國名:楚天(楚地的天空。因楚在南方,亦泛指南方天空)。楚聲。楚歌(楚人之歌)。楚狂。楚腰(泛稱女子的細(xì)腰)。楚辭。四面楚歌。楚材晉用(指使用他國人才,或指人才外流)。 ⒋ ?指中國湖北省和湖南省,特指湖北?。撼?。 ⒌ ?痛苦:苦楚 |
南楚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南楚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