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俚
- 拼音xià lǐ
- 注音ㄒ一ㄚˋ ㄌ一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下俚[ xià lǐ ]
⒈ ?同“下里”。
⒉ ?卑下鄙俗。亦指人或文辭之鄙陋者。
引證解釋
⒈ ?同“下里”。
引唐 元稹 《旱災(zāi)自咎貽七縣宰》詩:“生小下俚住,不曾州縣門?!?br />五代 羅隱 《讒書·市儺》:“儺之為名,著於時(shí)令矣。自宮禁至於下俚,皆得以逐災(zāi)邪而驅(qū)疫癘。”
⒉ ?卑下鄙俗。亦指人或文辭之鄙陋者。
引宋 岳珂 《桯史·尊堯集表》:“是知當(dāng)時(shí)公議,雖小夫下俚,猶不愜,不特 了翁 也?!?br />元 辛文房 《唐才子傳·王之奐》:“樂人所唱,皆下俚之詞?!?br />明 王世貞 《藝苑卮言》卷三:“道經(jīng)又有命 張良 注《度人經(jīng)》勑表,其文辭絶類 宋 人之下俚者,至官秩亦然,可發(fā)一笑?!?/span>
下俚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下 | xià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下 xià(ㄒ一ㄚˋ) ⒈ ?位置在低處的,與“上”相對(duì):下層。下款。 ⒉ ?等級(jí)低的:下級(jí)。下品。下乘(佛教用語,一般借指文學(xué)藝術(shù)的平庸境界或下品)。下里巴人(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學(xué)藝術(shù),常與“陽春白雪”對(duì)舉)。 ⒊ ?方面,方位:兩下都同意。 ⒋ ?次序或時(shí)間在后的:下卷。下次。下限。 ⒌ ?由高處往低處,降落:下山。下車。下馬。下達(dá)。 ⒍ ?使降落:下半旗。下棋。 ⒎ ?進(jìn)入:下海。 ⒏ ?投送:下書。 ⒐ ?到規(guī)定時(shí)間 |
俚 | lǐ | 亻 | 9畫 | 基本字義 俚 lǐ(ㄌ一ˇ) ⒈ ?民間的,通俗的:俚俗(粗俗)。俚語。俚歌。俚曲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vulgar 造字法 形聲:從亻、里聲 English rustic, vulgar, unpolished; mean |
下俚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下俚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