犀麈
- 拼音xī zhǔ
- 注音ㄒ一 ㄓㄨ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犀麈[ xī zhǔ ]
⒈ ?即犀柄麈尾。
引證解釋
⒈ ?即犀柄麈尾。參見“犀柄麈尾”。
引宋 賀鑄 《羅敷歌》詞之二:“河陽 官罷 文園 病,觸緒蕭然。犀麈流連。喜見清蟾似舊圓?!?br />《紅樓夢》第三六回:“﹝ 襲人 ﹞手里做針線,旁邊放著一柄白犀麈。”
犀麈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麈 | zhǔ | 鹿 | 16畫 | 基本字義 麈 zhǔ(ㄓㄨˇ) ⒈ ?古書上指鹿一類的動物,其尾可做拂塵:麈尾(即“拂塵”)。 造字法 形聲:從鹿、主聲 English species of deer |
犀 | xī | 牛 | 12畫 | 基本字義 犀 xī(ㄒ一) ⒈ ?哺乳動物,形狀略像牛,皮粗而厚,多皺紋。角生在鼻上,產(chǎn)于印度一帶的只生一只角,產(chǎn)于非洲的有兩只角,可做器物,亦可入藥(通稱“犀?!保合?。犀甲。犀照。靈犀。 ⒉ ?堅(jiān)固:犀舟(堅(jiān)固的船)。犀利(銳利;鋒利)。 異體字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rhinoceros; sharp, well-tempered |
犀麈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犀麈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