梵夾
- 拼音fàn jiā
- 注音ㄈㄢˋ ㄐ一ㄚ
- 繁體梵夾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梵夾[ fàn jiā ]
⒈ ?亦作“梵莢”。亦作“梵筴”。
⒉ ?佛書。佛書以貝葉作書,貝葉重疊,用板木夾兩端,以繩穿結,故稱。
⒊ ?指用板夾兩端以繩穿結的書籍裝幀樣式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梵莢”。亦作“梵筴”。
⒉ ?佛書。佛書以貝葉作書,貝葉重迭,用板木夾兩端,以繩穿結,故稱。
引唐 李賀 《送沉亞之歌》:“白藤交穿織書笈,短策齊裁如梵夾。”
王琦 匯解引 唐 杜寶 《大業(yè)雜記》:“新翻經本,從外國來,用貝多樹葉,形似枇杷葉而厚大,橫作行書,約經多少,綴其一邊如牒然,今呼為梵夾?!?br />《資治通鑒·唐懿宗咸通三年》:“又於禁中設講席,自唱經,手録梵夾?!?br />胡三省 注:“梵夾,貝葉經也;以板夾之,謂之梵夾。”
清 趙翼 《祥符寺》詩:“前朝留梵莢,籤軸至今縢?!?br />自注:“寺有 宣德 中所頒全部藏經?!?br />清 俞樾 《茶香室叢鈔·宋時西域取經故事》:“北 天竺 僧 天息災 與 施護,各持梵筴來獻,此 宋 時取經故事也?!?/span>
⒊ ?指用板夾兩端以繩穿結的書籍裝幀樣式。 宋 王鞏 《聞見近錄》:“國書嚴奉,未有如玉牒者。祖宗以來,用金花白羅紙,金花紅羅褾,黃金軸。
引神宗 時,詔為黃金梵筴,以軸大難披閲也?!?/span>
梵夾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夾 | jiā jiá gā | 大 | 6畫 | 基本字義 夾(夾) ji?。è幸花冢?⒈ ?從兩旁鉗住:使勁兒夾住。 ⒉ ?兩旁有物限制住,在兩者之間:兩山夾一水。夾峙。 ⒊ ?攙雜:夾生飯。夾雜。 ⒋ ?夾東西的器具:竹夾子。夾剪。卷( juǎn )夾。 其他字義 夾(夾、裌、袷) jiá(ㄐ一ㄚˊ) ⒈ ?兩層的衣服:夾衣。夾被。 其他字義 夾(夾) g?。è通冢?⒈ ?〔夾肢窩〕腋下。 異體字 夾 裌 漢英互譯 nip English be wedged or inserted between |
梵 | fàn | 木 | 11畫 | 基本字義 梵 fàn(ㄈㄢˋ) ⒈ ?關于古代印度的:梵語(印度古代的一種語言)。梵文(印度古代的文字)。 異體字 檒 芃 造字法 形聲:從林、凡聲 English Buddhist, Sanskrit |
梵夾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梵夾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