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弦
- 拼音sān xián
- 注音ㄙㄢ ㄒ一ㄢˊ
- 繁體三絃
- 詞性名詞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三弦[ sān xián ]
⒈ ?弦樂器,琴身兩面蒙蟒皮,上端有長柄,有三根弦,用于曲藝伴奏。
英samisen; samsien; Chinese trichord sanxian;
引證解釋
⒈ ?弦樂器。木筒兩端蒙蛇皮,上置長柄,有弦三根,故名。
引清 陳維崧 《菩薩蠻·燕市贈(zèng)相者》詞:“酒盡撥三弦,狂歌《菩薩蠻》。”
巴金 《新生·五月廿四日》:“在一條僻靜的街上,我看見一個(gè)盲目的中年婦人,左手搭在拉三弦的樂師底肩頭,右手敲著檀板,在那里一步一唱地閑走?!?/span>
⒉ ?即三弦。
引明 楊慎 《藝林伐山·三絃所始》:“今之三絃,始于 元 時(shí)?!?br />清 黃景仁 《十四夜歌宴》詩:“半黍欲飄風(fēng)更約,三絃初定月無聲?!?/span>
國語辭典
三弦[ sān xián ]
⒈ ?樂器名。一種弦樂器,長柄,方槽,圓角,上蒙蟒皮,架三根弦,體積有大小之分。
英語sanxian, large family of 3-stringed plucked musical instruments, with snakeskin covered wooden soundbox and long neck, used in folk music, opera and Chinese orchestra
德語Sanxian (Mus)?
法語sanxian
三弦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弦 | xián | 弓 | 8畫 | 基本字義 弦 xián(ㄒ一ㄢˊ) ⒈ ?系在弓背兩端的、能發(fā)箭的繩狀物:弓弦。弦韋(“弦”指弓弦,“韋”是獸皮,弦緊皮軟,喻性子急緩不同。古人佩弦來警戒自己的性緩,佩韋以警戒自己的性急;后遂用“弦韋”喻朋友的規(guī)勸)。弦月(農(nóng)歷每月初七、八或二十二、三,月亮半圓,形似弓弦,故名)。上弦(農(nóng)歷每月初七或初八的月相)。下弦(農(nóng)歷每月二十二或二十三的月相)。應(yīng)弦而倒。 ⒉ ?樂器上發(fā)聲的線:琴弦。弦子(a.指琴弦;b. |
三 | sān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三 sān(ㄙㄢ) ⒈ ?數(shù)名,二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叁”代):三維空間。三部曲。三國(中國朝代名)。 ⒉ ?表示多次或多數(shù):三思而行。三緘其口。 異體字 叁 參 弎 漢英互譯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|
三弦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三弦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