竄伏
- 拼音cuàn fú
- 注音ㄘㄨㄢˋ ㄈㄨˊ
- 繁體竄伏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竄伏[ cuàn fú ]
⒈ ?逃匿;隱藏。
引證解釋
⒈ ?逃匿;隱藏。
引《國(guó)語(yǔ)·晉語(yǔ)二》:“杜原款 將死,使小臣 圉 告於 申生,曰:‘ 款 也不才,寡智不敏,不能教導(dǎo),以至於死,不能深知君之心度。棄寵求廣土而竄伏焉?!?br />漢 王逸 《九思·逢尤》:“走鬯罔兮乍東西,欲竄伏兮其焉如。”
三國(guó) 魏 曹植 《白鶴賦》:“傷本規(guī)之違忤,悵離羣而獨(dú)處。恒竄伏以窮棲,獨(dú)哀鳴而戢羽?!?br />宋 陸游 《與尉論捕盜書》:“此十許人,皆負(fù)重辟,相與竄伏山林中,昏夜伺便小刼。”
清 鄧顯鶴 《<船山遺書>目錄序》:“既知事之不可為,乃退以著書。竄伏 郴、永、漣、邵 山中,流離困苦,一歲數(shù)徙其處?!?/span>
國(guó)語(yǔ)辭典
竄伏[ cuàn fú ]
⒈ ?逃匿、潛伏。
引《漢書·卷九四·匈奴傳下》:「如其后嗣遁逃竄伏,使于中國(guó)不為叛臣?!?br />《后漢書·卷五三·姜肱傳》:「遂羸服閑行,竄伏青州界中,賣卜給食?!?/span>
竄伏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伏 | fú | 亻 | 6畫 | 基本字義 伏 fú(ㄈㄨˊ) ⒈ ?趴,臉向下,體前屈:伏臥。伏案讀書。 ⒉ ?低下去:此起彼伏。 ⒊ ?屈服,承認(rèn)錯(cuò)誤或受到懲罰:伏法。伏輸。伏辯(伏罪的供狀,亦作“伏辨”)。 ⒋ ?使屈服:降伏。降龍伏虎。 ⒌ ?隱藏:伏兵。埋伏。 ⒍ ?農(nóng)歷劃分夏季最炎熱的三個(gè)階段:伏日。伏旱。伏暑。伏天。 ⒎ ?姓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bend over、hot seasons、subide、pronate 相關(guān)字詞 起 造字法 會(huì)意:從亻、從犬 English crouch, crawl, lie hidden, conceal |
竄 | cuàn | 穴 | 12畫 | 基本字義 竄(竄) cuàn(ㄘㄨㄢˋ) ⒈ ?亂跑,逃走(用于敵軍、匪徒、野獸等):竄犯。竄擾。竄逃。竄踞。流竄。抱頭鼠竄。 ⒉ ?放逐:竄逐。 ⒊ ?修改文字:竄改。竄定(刪補(bǔ)改定)。點(diǎn)竄(刪減涂改)。 異體字 竄 篡 ? 漢英互譯 change、flee、scurry 造字法 形聲:從穴、串聲 English run away; revise, edit; expel |
竄伏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