棰笞
- 拼音chuí chī
- 注音ㄔㄨㄟˊ ㄔ
- 繁體箠笞
- 詞性暫無(wú)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棰笞[ chuí chī ]
⒈ ?鞭打。
引證解釋
⒈ ?鞭打。
引《韓詩(shī)外傳》卷五:“箠笞暴國(guó),一齊天下,莫之能傾,是大儒之勛也?!?br />清 龔自珍 《與人箋》八:“有家於此……登其堂,有孫攘臂欲箠笞其祖父,祖父欲愬於賓客,面發(fā)頳而不得語(yǔ),此家寧可支長(zhǎng)久耶?”
棰笞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(huà)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棰 | chuí | 木 | 12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棰 chuí(ㄔㄨㄟˊ) ⒈ ?短木棍:“一尺之棰,日取其半,萬(wàn)世不竭”。 ⒉ ?用棍子打,杖刑:“笞棰暴國(guó),齊一天下”。 ⒊ ?鞭子,鞭打:“士以馬棰擊亭長(zhǎng)”。 異體字 捶 箠 造字法 形聲:從木、垂聲 |
笞 | chī | 竹 | 11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笞 chī(ㄔ) ⒈ ?用鞭杖或竹板打:鞭笞。 ⒉ ?古代用竹板或荊條打人脊背或臀腿的刑罰:笞刑。 異體字 抬 漢英互譯 knout、scourge 造字法 形聲:從竹、臺(tái)聲 English bamboo rod used for beatings |
棰笞的近義詞
- 暫無(wú)近義詞信息
棰笞的反義詞
- 暫無(wú)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