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土克圖
- 拼音hú tǔ kè tú
- 注音ㄏㄨˊ ㄊㄨˇ ㄎㄜˋ ㄊㄨˊ
- 繁體胡土克圖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胡土克圖[ hú tǔ kè tú ]
⒈ ?蒙古語xutugtu的譯音。意為有壽者。清王朝授于藏族及蒙古族喇嘛教大活佛的稱號。也稱呼圖克圖。
引證解釋
⒈ ?蒙古語xutugtu的譯音。意為有壽者。 清 王朝授于 藏族 及 蒙古族 喇嘛教大活佛的稱號。也稱呼圖克圖。參見“呼圖克圖”。
引清 魏源 《圣武記》卷五:“雍正 元年, 哲卜尊丹巴 胡土克圖自 喀爾喀 部來朝,卒於京師,年九十矣。”
清 魏源 《圣武記》卷五:“其大剌麻學(xué)道能轉(zhuǎn)世者,則達賴、班禪印證之,得為胡土克圖,分掌教化,猶 華 言再來人,《明史》所謂尚師也。”
清 魏源 《圣武記》卷十二:“‘胡土克圖’一作‘呼圖克圖’。”
胡土克圖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土 | tǔ | 土 | 3畫 | 基本字義 土 tǔ(ㄊㄨˇ) ⒈ ?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:土壤。黃土。 ⒉ ?疆域:國土。領(lǐng)土。 ⒊ ?本地的,地方性的:故土。 ⒋ ?民間生產(chǎn)的(區(qū)別于“洋”):土方(民間流傳的藥方,亦稱“偏方”)。 ⒌ ?不合潮流:土氣。 ⒍ ?未熬制的鴉片:煙土。 ⒎ ?中國古代樂器八音之一。 ⒏ ?中國少數(shù)民族,主要分布于青海省:土族。 ⒐ ?姓。 異體字 圡 社 漢英互譯 dust、earth、ground、homemade、land、local、soil、unrefined 相關(guān)字詞 洋 造字法 象形:像土塊 |
圖 | tú | 囗 | 8畫 | 基本字義 圖(圖) tú(ㄊㄨˊ) ⒈ ?用繪畫表現(xiàn)出來的形象:圖畫。圖案。圖譜。圖鑒。 ⒉ ?指地圖:《亞洲略圖》。圖窮匕見。 ⒊ ?畫:畫影圖形。 ⒋ ?計謀,計劃:宏圖(亦作“弘圖”、“鴻圖”)。良圖。 ⒌ ?謀取,希望得到:圖謀。圖利。企圖。妄圖。勵精圖治。唯利是圖。 異體字 圖 図 圗 漢英互譯 chart、drawing、fig、map、plot、picture、intention、attempt、plan 造字法 原為會意 English diagram; chart, map, picture |
克 | kè | 十 | 7畫 | 基本字義 克(剋) kè(ㄎㄜˋ) ⒈ ?能夠:克勤克儉。 ⒉ ?戰(zhàn)勝,攻下:攻克??藦?fù)(戰(zhàn)勝敵人并收回失地)。 ⒊ ?制伏:克服??酥啤?思悍罟?。以柔克剛。 ⒋ ?嚴(yán)格限定:克日。克期??丝邸?⒌ ?消化:克食。 ⒍ ?公制重量單位或質(zhì)量單位: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。 ⒎ ?中國西藏地方的容量單位,一克青稞約二十五市斤;亦是其地積單位,播種一克種子的土地稱為一克地,約合一市畝。 異體字 剋 尅 漢英互譯 gram、gramme 造字法 象形 Engl |
胡 | hú | 月 | 9畫 | 基本字義 胡(鬍) hú(ㄏㄨˊ) ⒈ ?中國古代稱北邊的或西域的民族:胡人。胡服。胡姬(西域出生的少女)。胡越(“胡”在北方;“越”在南方,喻疏遠、隔絕)。 ⒉ ?泛指外國或外族的:胡椒。胡瓜(黃瓜)。胡琴。胡笳(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管樂器)。 ⒊ ?亂,無道理:胡來。胡鬧。胡吹。胡言亂語。 ⒋ ?文言疑問詞,為什么,何故:胡不歸?“胡取禾三百廛兮?” ⒌ ?嘴周圍和連著鬢角長的須毛:胡須。 ⒍ ?古代指獸類頸下垂肉:“狼跋 |
胡土克圖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胡土克圖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