鷓鴣詞
- 拼音zhè gū cí
- 注音ㄓㄜˋ ㄍㄨ ㄘˊ
- 繁體鷓鴣詞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鷓鴣詞[ zhè gū cí ]
⒈ ?亦作“鷓鴣辭”。
⒉ ?唐教坊曲名。又稱《山鷓鴣》?!稑犯娂そo二》錄《鷓鴣詞》有唐李益一首、李涉二首。李益所作曲辭,《全唐詩》卷二八三題作《山鷓鴣詞》,題下注曰:“一本題上無'山'字。”參閱任半塘《唐聲詩下編·格調(diào)一》。
⒊ ?詞牌名。《瑞鷓鴣》的別稱。宋汪晫有《鷓鴣詞》一首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鷓鴣辭”。
⒉ ?唐 教坊曲名。又稱《山鷓鴣》。 《樂府詩集·近代曲辭二》錄《鷓鴣詞》有 唐 李益 一首、 李涉 二首。
引李益 所作曲辭,《全唐詩》卷二八三題作《山鷓鴣詞》,題下注曰:“一本題上無‘山’字?!?br />參閱 任半塘 《唐聲詩下編·格調(diào)一》。 唐 高駢 《贈歌者》詩之一:“酒滿金尊花滿枝,雙蛾齊唱《鷓鴣詞》?!?br />詞,一本作“辭”。 宋 王安石 《春日席上》詩之一:“今日樽前千萬恨,不堪頻唱《鷓鴣辭》。”
明 徐霖 《繡襦記·襦護(hù)郎寒》:“揮筆寫就了龍蛇字,把搖槌唱一個《鷓鴣詞》?!?/span>
⒊ ?詞牌名。 《瑞鷓鴣》的別稱。 宋 汪晫 有《鷓鴣詞》一首。
鷓鴣詞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鷓 | zhè | 鳥 | 16畫 | 基本字義 鷓(鷓) zhè(ㄓㄜˋ) ⒈ ?〔鷓鴣〕鳥,背部和腹部黑白兩色相雜,雄的有翅,雌的無翅。吃昆蟲、蚯蚓、植物的種子。棲息于生有灌叢和疏樹的山地。 異體字 鷓 造字法 形聲:從鳥、庶聲 English partridge |
鴣 | gū | 鳥 | 10畫 | 基本字義 鴣(鴣) gū(ㄍㄨ) ⒈ ?〔鷓鴣〕見“鷓”。 ⒉ ?〔鵓鴣〕見“鵓”。 異體字 鴣 ? 造字法 形聲:從古、鳥聲 English species of Taiwan pigeon |
詞 | cí | 讠 | 7畫 | 基本字義 詞(詞) cí(ㄘˊ) ⒈ ?語言里最小的可以獨立運用的單位:詞匯。詞書。詞典。詞句。詞序。詞組。 ⒉ ?言辭,話語,泛指寫詩作文:歌詞。演講詞。誓詞。詞章。詞律(文詞的聲律)。 ⒊ ?中國一種詩體(起于南朝,形成于唐代,盛行于宋代。本可入樂歌唱,后樂譜失傳,只按詞牌格律創(chuàng)作):詞人。詞譜。詞牌。詞調(diào)( diào )。詞韻。詞曲。 異體字 詞 ? 漢英互譯 vocable、word 造字法 形聲:從讠、司聲 English words; phrase, expression |
鷓鴣詞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鷓鴣詞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