辟仗
- 拼音pì zhàng
- 注音ㄆ一ˋ ㄓㄤˋ
- 繁體闢仗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辟仗[ pì zhàng ]
⒈ ?即儀仗、儀衛(wèi)。因其負責清道保衛(wèi),故稱。
引證解釋
⒈ ?即儀仗、儀衛(wèi)。因其負責清道保衛(wèi),故稱。
引《新唐書·突厥傳上》:“我聞 晉王 丁夜得辟仗出,我乘間突進,可犯行在?!?br />《資治通鑒·唐太宗貞觀二十年》:“上嘗幸 未央宮,辟仗已過,忽於草中見一人帶橫刀,詰之,曰:‘聞辟仗至,懼不敢出,辟仗者不見,遂伏不敢動?!?br />胡三省 注:“辟仗者,衛(wèi)士在駕前攘辟左右,止行人,所謂陳兵清道而后行也?!?br />唐 時貯放兵器的地方。 《唐律疏議·衛(wèi)禁·宮殿作罷不出》:“闢仗之內(nèi),人皆出盡,所有兵器,亦不合留?!?/span>
辟仗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仗 | zhàng | 亻 | 5畫 | 基本字義 仗 zhàng(ㄓㄤˋ) ⒈ ?兵器:儀仗。明火執(zhí)仗。 ⒉ ?拿著兵器:仗劍。 ⒊ ?戰(zhàn)爭:打仗。勝仗。 ⒋ ?憑借,依靠:倚仗。仰仗。仗恃。仗義執(zhí)言(為了正義說公道話)。 漢英互譯 battle、depend on、hold、rely on 造字法 形聲:從亻、丈聲 English rely upon; protector; fight; war, weaponry |
辟 | bì pì | 辛 | 13畫 | 基本字義 辟 bì(ㄅ一ˋ) ⒈ ?君主:復辟。 ⒉ ?指君主招來,授予官職:辟召。辟引。辟書。辟除(征召推舉授官)。辟舉。 ⒊ ?古同“避”,躲,設法躲開。 ⒋ ?古同“睥”,睥睨。 其他字義 辟(闢) pì(ㄆ一ˋ) ⒈ ?開發(fā)建設:開辟。 ⒉ ?駁斥,排除:辟邪。辟謠。辟蠹。 ⒊ ?透徹:精辟。透辟。鞭辟入里。 ⒋ ?法,刑:大辟(古代指死刑)。 異體字 嬖 避 闢 漢英互譯 break、keep away 造字法 會意:從尸、從辛、從口 English law, rule; open up, d |
辟仗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辟仗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