飛鳧
- 拼音fēi fú
- 注音ㄈㄟ ㄈㄨˊ
- 繁體飛鳧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飛鳧[ fēi fú ]
⒈ ?飛翔的野鴨。
⒉ ?猶飛鳧舃。
⒊ ?箭名。
⒋ ?借指輕舟。
引證解釋
⒈ ?飛翔的野鴨。
引三國 魏 曹植 《洛神賦》:“體迅飛鳧,飄忽若神?!?br />唐 寒山 《詩》之六:“欲驗(yàn)飛鳧集,須徵白兔游。”
清 劉澤湘 《過西山辟支生墓》詩:“叩角誰賡 寧戚 歌,飛鳧莫辨 王喬 舃?!?/span>
⒉ ?猶飛鳧舃。
引唐 吳筠 《酬葉縣劉明府避地廬山言懷詒鄭錄事昆季茍尊師兼見贈(zèng)之》詩:“從此罷飛鳧,投簪辭割雞?!?/span>
⒊ ?箭名。
引《初學(xué)記》卷二二引《太公六韜》注:“飛鳧,矢名?!?/span>
⒋ ?借指輕舟。
引南朝 梁 宗懔 《荊楚歲時(shí)記》:“五月五日競(jìng)渡,俗為 屈原 投 汨羅 日,傷其死故,并命舟檝以拯之。舸舟取其輕利謂之飛鳧?!?br />唐 王勃 《三月上巳祓禊序》:“或昂騏驥,或泛飛鳧。”
國語辭典
飛鳧[ fēi fú ]
⒈ ?飛翔的鳧鳥。
引《文選·曹植·洛神賦》:「體迅飛鳧,飄忽若神?!?/span>
⒉ ?輕快迅速的小船。
引南朝梁·宗懔《荊楚歲時(shí)記·五月》:「五月五日競(jìng)渡,俗為屈原投汨羅日,傷其死所,故并命舟楫以拯之。舸舟取其輕利,謂之飛鳧?!?/span>
飛鳧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鳧 | fú | 幾 | 6畫 | 基本字義 鳧(鳬) fú(ㄈㄨˊ) ⒈ ?水鳥,俗稱“野鴨”,似鴨,雄的頭部綠色,背部黑褐色,雌的全身黑褐色,常群游湖泊中,能飛。 ⒉ ?同“浮”。 ⒊ ?〔鳧茈〕古書上指“荸薺”。 ⒋ ?同“洑”。 異體字 鳬 鳧 漢英互譯 mallard 造字法 會(huì)意 English wild duck, teal; swim |
飛 | fēi | 飛 | 3畫 | 基本字義 飛(飛) fēi(ㄈㄟ) ⒈ ?鳥類或蟲類等用翅膀在空中往來活動(dòng):飛天(佛教壁畫或石刻中的空中飛舞的神)。飛躍。飛鳥。 ⒉ ?在空中運(yùn)動(dòng):飛雪?;鸺w向太空。 ⒊ ?形容極快:飛駛。飛黃騰達(dá)(喻人驟然得志,官位升遷快)。 ⒋ ?極,特別地:刀子飛快。 ⒌ ?無根據(jù)的、無緣無故的:流言飛語。 ⒍ ?像架在空中的形狀:飛橋。飛閣。 ⒎ ?感情的表達(dá)與傳遞:飛眼。 異體字 飛 蜚 亴 漢英互譯 fly、swiftly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fly; go quickl |
飛鳧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飛鳧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