蝥賊
- 拼音máo zéi
- 注音ㄇㄠˊ ㄗㄟˊ
- 繁體蝥賊
- 詞性暫無(wú)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蝥賊[ máo zéi ]
⒈ ?食禾稼的兩種害蟲(chóng)。多比喻危害人民和國(guó)家的壞人或?yàn)?zāi)異。
引證解釋
⒈ ?食禾稼的兩種害蟲(chóng)。多比喻危害人民和國(guó)家的壞人或?yàn)?zāi)異。
引《左傳·成公十三年》:“帥我蝥賊,以來(lái)蕩搖我邊疆。我是以有 令狐 之役?!?br />杜預(yù) 注:“蝥賊,食禾稼蟲(chóng)名。謂 秦 納 公子雍?!?br />《后漢書(shū)·明帝紀(jì)》:“有司其勉順時(shí)氣,勸督農(nóng)桑,去其螟蜮,以及蝥賊?!?br />李賢 注引《爾雅》:“食苗心曰螟,食節(jié)曰賊,食根曰蝥?!?br />唐 杜甫 《送韋諷上閬州錄事參軍》詩(shī):“必若救瘡痍,先應(yīng)去蝥賊?!?br />梁?jiǎn)⒊?《新民說(shuō)·論公德》:“茍放棄責(zé)任者,無(wú)論其私德上為善人為惡人,而皆為羣與國(guó)之蝥賊?!?/span>
國(guó)語(yǔ)辭典
蝥賊[ máo zé ]
⒈ ?專吃禾稼的害蟲(chóng)。比喻敗類、禍害的意思。也作「蟊賊」。
引《左傳·成公十三年》:「康公我之自出,又欲闕翦我公室,傾覆我社稷,帥我蝥賊以來(lái),蕩搖我邊疆?!?/span>
近敗類
蝥賊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(huà)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賊 | zéi | 貝 | 10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賊(賊) zéi(ㄗㄟˊ) ⒈ ?偷東西的人,盜匪:賊人。盜賊。賊贓。賊窩。 ⒉ ?對(duì)人民有危害的人:國(guó)賊。民賊。工賊。賊寇。蟊賊。 ⒊ ?害,傷害:戕賊?!耙拗兹杖找蚤L(zhǎng),是天下之大賊也”。 ⒋ ?邪的,不正派的:賊心不死。 ⒌ ?狡猾:賊溜溜。 ⒍ ?副詞,很:賊冷。賊亮。賊橫( hèng )。 異體字 賊 戝 漢英互譯 thief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thief, traitor; kill |
蝥 | máo | 蟲(chóng) | 15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蝥 máo(ㄇㄠˊ) ⒈ ?〔斑蝥〕昆蟲(chóng),腿細(xì)長(zhǎng),鞘翅上黃黑色斑紋,成蟲(chóng)危害農(nóng)作物,可入藥。 異體字 蛑 蟊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a fly which is used similarly to cantharides |
蝥賊的近義詞
蝥賊的反義詞
- 暫無(wú)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