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史
- 拼音nán shǐ
- 注音ㄋㄢˊ ㄕ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南史[ nán shǐ ]
⒈ ?春秋時齊國的史官?!蹲髠鳌は骞迥辍罚骸疤窌唬?崔杼弒其君。'崔子殺之。其弟嗣書而死者二人;其弟又書,乃舍之。南史氏聞太史盡死,執(zhí)簡以往;聞既書矣,乃還?!焙笠蛞詾橹睍穼嵉牧际返湫汀?/p>
⒉ ?復(fù)姓。見《通志略·氏族四》。
引證解釋
⒈ ?春秋 時 齊國 的史官。 《左傳·襄公二十五年》:“太史書曰:‘ 崔杼 弒其君?!?崔子 殺之。其弟嗣書而死者二人;其弟又書,乃舍之。
引南史氏 聞太史盡死,執(zhí)簡以往;聞既書矣,乃還?!?br />后因以為直書史實的良史典型。 《后漢書·臧洪傳》:“昔 晏嬰 不降志於白刃, 南史 不曲筆以求存,故身傳圖象,名垂后世?!?br />《南齊書·崔祖思傳》:“世無 董狐,書法必隱;時闕 南史,直筆未聞。”
清 高其倬 《薊州新城》詩:“南史 與 董狐,百喙同一聲?!?br />程善之 《和孟碩獄中詩》:“常山 舌在心猶壯, 南史 書存手自持。”
⒉ ?復(fù)姓。見《通志略·氏族四》。
國語辭典
南史[ nán shǐ ]
⒈ ?書名。唐李延壽撰,八十卷。二十四史之一。為南北朝時南朝之史。
⒉ ?復(fù)姓。春秋時齊有南史氏。
英語History of the Southern Dynasties, fourteenth of the 24 dynastic histories 二十四史[Er4 shi2 si4 Shi3], compiled by Li Yanshou 李延壽|李延壽[Li3 Yan2 shou4] in 659 during Tang Dynasty, 80 scrolls
南史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史 | shǐ | 口 | 5畫 | 基本字義 史 shǐ(ㄕˇ) ⒈ ?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發(fā)展過程,亦指記述、研究這些的文字和學(xué)科:歷史。通史。斷代史。近代史。世界史。文學(xué)史。史詩。史部(古代圖書分類的一大部類,包括各類歷史著作)。史壇。史評。史前(沒有書面記錄的遠(yuǎn)古)。史不絕書。 ⒉ ?古代掌管記載史事的官:太史。內(nèi)史。 ⒊ ?古代官職:刺史。御史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? 漢英互譯 history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history, chronicle, annals |
南 | nán nā | 十 | 9畫 | 基本字義 南 nán(ㄋㄢˊ) ⒈ ?方向,早晨面對太陽,右手的一邊,與“北”相對:南北。南方。南面。南國(指中國南部)。南陲(南部邊疆)。南極。南半球。 ⒉ ?姓。 其他字義 南 n?。è栓冢?⒈ ?〔南無(mó)〕佛教用語,意思是合掌稽首,表示對佛尊敬或皈依,常加于佛、菩薩名的前面,如“南南阿彌陀佛”、“南南觀世音菩薩”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south 相關(guān)字詞 北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south; southern part; southward |
南史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南史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