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司
- 拼音běi sī
- 注音ㄅㄟˇ ㄙ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北司[ běi sī ]
⒈ ?指唐內(nèi)侍省。因設(shè)在皇宮之北,故名。
引證解釋
⒈ ?指 唐 內(nèi)侍省。因設(shè)在皇宮之北,故名。
引《新唐書·劉蕡傳》:“方宦人握兵,橫制海內(nèi),號曰‘北司’,兇丑朋挻,外脅群臣,內(nèi)掣侮天子, 蕡 常痛疾?!?br />《資治通鑒·唐文宗開成元年》:“盧鈞 除 嶺南,朝士皆相賀。以為 嶺南 富饒之地,近歲皆厚賂北司而得之;今北司不撓朝權(quán),陛下亦宜有以褒之?!?/span>
北司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司 | sī | 口 | 5畫 | 基本字義 司 sī(ㄙ) ⒈ ?主管,操作:司法。司機(jī)。司令。司南(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別方向的儀器,為現(xiàn)在指南針的始祖)。司空(a.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長官;b.復(fù)姓)。司徒(a.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長官,后為丞相;b.復(fù)姓)。司馬(a.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軍務(wù)的長官;b.復(fù)姓)。司寇(a.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刑獄、糾察的長官;b.復(fù)姓)。 ⒉ ?官署名稱:人事司。 ⒊ ?視察:司日月之長短。 ⒋ ?姓。 |
北 | běi bèi | 匕 | 5畫 | 基本字義 北 běi(ㄅㄟˇ) ⒈ ?方向,早晨面對太陽,左手的一邊,與“南”相對:北方。北辰(古書指北極星)。北上(古代以北為上,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,與“南下”相對)。北極星(出現(xiàn)在天空北部的一顆亮星,人??克鎰e方向)。北國(指中國北部)。 ⒉ ?打了敗仗往回逃:敗北。 其他字義 北 bèi(ㄅㄟˋ) ⒈ ?古同“背”,違背,違反。 異體字 背 漢英互譯 north 相關(guān)字詞 南 造字法 會(huì)意 English north; northern; northward |
北司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北司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