識荊
- 拼音shí jīng
- 注音ㄕˊ ㄐ一ㄥ
- 繁體識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識荊[ shí jīng ]
⒈ ?敬辭。原指久聞其名而初次見面結(jié)識的敬詞,今指初次見面或結(jié)識。
例白聞天下談士相聚而言曰:‘生不用封萬戶侯,但愿一識韓荊州(長史韓朝宗)’?!畎住杜c韓荊州書》
避地曾來銀嶺居,識荊已是二年余。——元·魯直《次程仲京韻》
英have the honor of making your acquaintance;
引證解釋
⒈ ?韓荊州,指 韓朝宗,當(dāng)時為 荊州 長史。后因以“識荊”為初次識面的敬辭。
引唐 李白 《與韓荊州書》:“白 聞天下談士相聚而言曰:‘生不用封萬戶侯,但愿一識 韓荊州。’何令人之景慕一至於此耶!”
唐 牟融 《贈韓翃》詩:“京國久知名,江河近識 荊?!?br />明 王玉峰 《焚香記·相決》:“久聞先生風(fēng)鑑,未曾識 荊?!?br />田漢 《麗人行》第十七場:“劉先生,聞名已久沒見過面,今天才有識 荊 的機會。”
國語辭典
識荊[ shì jīng ]
⒈ ?語本唐·李白〈與韓荊州書〉:「生不用封萬戶侯,但愿一識韓荊州。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?!购笠宰R荊指初次見面或見到平素所仰慕的人。明·朱權(quán)也作「識韓」。
引《卓文君·第二折》:「久聞大德,未遂識荊,辱顧寒居,光輝蓬蓽?!?br />《警世通言·卷二八·白娘子永鎮(zhèn)雷峰塔》:「夜來多蒙小乙官人應(yīng)付周全,識荊之初,甚是感激不淺?!?/span>
識荊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識 | shí zhì | 讠 | 7畫 | 基本字義 識(識) shí(ㄕˊ) ⒈ ?知道,認(rèn)得,能辨別:識辨。識破。識相( xiàng )。識途老馬。 ⒉ ?所知道的道理:知識。常識。 ⒊ ?辨別是非的能力:見識。遠見卓識。 其他字義 識(識) zhì(ㄓˋ) ⒈ ?記?。翰┞剰娮R。 ⒉ ?標(biāo)志,記號。 異體字 識 造字法 形聲:從讠、聲 |
荊 | jīng | 艸 | 9畫 | 基本字義 荊 jīng(ㄐ一ㄥ) ⒈ ?落葉灌木,葉有長柄,掌狀分裂,開藍紫色小花,枝條可編筐籃等(亦稱“楚”):紫荊。荊條。荊棘。披荊斬棘。 ⒉ ?古代用荊條做的刑仗:負(fù)荊請罪。 ⒊ ?中國古代“九州”之一,春秋時楚國別稱:荊州。荊璞(喻美質(zhì)、未經(jīng)任用的卓越人才)。 ⒋ ?舊時對人謙稱自己的妻子:拙荊。山荊。荊妻。 ⒌ ?姓。 異體字 荊 漢英互譯 vitex 造字法 形聲、從艸、刑聲 English thorns; brambles; my wife; cane |
識荊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識荊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