诐邪
- 拼音bì xié
- 注音ㄅ一ˋ ㄒ一ㄝˊ
- 繁體詖邪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诐邪[ bì xié ]
⒈ ?偏邪不正。
引證解釋
⒈ ?偏邪不正。
引清 王夫之 《尚書引義·說命中二》:“其所挾之知見,則已陷于詖邪而賊道?!?br />嚴復 《救亡決論》:“詞章不妨放達,故雖極蜃樓海市,惝怳迷離,皆足移情遣意。一及事功,則淫遁詖邪,生于其心,害于其政矣?!?br />高尚縉 《<萬國演義>序》:“夫鄉(xiāng)曲之徒,不學無術(shù),浸灌於詖邪之議,發(fā)生其佚蕩之心,其貽害最烈。”
诐邪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邪 | xié yá yé yú xú | 阝 | 6畫 | 基本字義 邪 xié(ㄒ一ㄝˊ) ⒈ ?不正當,不正派:邪惡( è )。邪念。邪說。 ⒉ ?中醫(yī)指引起疾病的環(huán)境因素:寒邪。風邪。 ⒊ ?迷信的人指鬼神給予的災禍:中( zhòng )邪。 ⒋ ?妖異怪誕:邪魔。邪術(shù)。 ⒌ ?古同“斜”。 其他字義 邪 yá(一ㄚˊ) ⒈ ?古同“玡”,瑯玡山。 其他字義 邪 yé(一ㄝˊ) ⒈ ?古同“耶”,疑問詞。 其他字義 邪 yú(ㄩˊ) ⒈ ?古同“餘”。 其他字義 邪 xú(ㄒㄨˊ) ⒈ ?古同“徐”,緩慢。 異體字 斜 耶 衺 铘 |
诐 | bì | 讠 | 7畫 | 基本字義 诐(詖) bì(ㄅ一ˋ) ⒈ ?偏頗,邪僻:诐行。诐辭。 異體字 詖 造字法 形聲:從讠、皮聲 English argue; biased; one-sided |
诐邪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诐邪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