蹄迒
- 拼音tí háng
- 注音ㄊ一ˊ ㄏㄤ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蹄迒[ tí háng ]
⒈ ?亦作“蹏迒”。亦作“蹏?”。
⒉ ?蹄爪的痕跡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蹏迒”。蹄爪的痕跡。
引漢 許慎 《<說文解字>敘》:“黃帝 之史 蒼頡,見鳥獸蹏迒之跡,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,初造書契?!?br />清 盧虬 《燈花記》:“夫蘭釭一什器耳,燈心一細草耳,而無端如四象之生八卦,如蹄迒之形文字,寧非至異哉?”
章炳麟 《訄書·訂文》:“名實惑眩,將為之別異,而假蹏迒以為文字。”
蹄迒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蹄 | tí | 足 | 16畫 | 基本字義 蹄 tí(ㄊ一ˊ) ⒈ ?馬、牛、豬等生在趾端的保護物,亦指有角質(zhì)保護物的腳:蹄子。蹄筋。 異體字 踶 蹏 漢英互譯 hoof、unguis 造字法 形聲:從足、帝聲 English hoof; leg of pork; little witch |
迒 | háng | 辶 | 7畫 | 基本字義 迒 háng(ㄏㄤˊ) ⒈ ?(鳥獸的)腳印。 ⒉ ?車輪經(jīng)過留下的痕跡:“軌塵掩迒。” ⒊ ?道路:“迒杜蹊塞。” ⒋ ?長。 異體字 ? 造字法 形聲:從辶、亢聲 |
蹄迒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蹄迒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