鵯鵊
- 拼音bēi jiá
- 注音ㄅㄟ ㄐ一ㄚˊ
- 繁體鵯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鵯鵊[ bēi jiá ]
⒈ ?鳥名。似鳩,身黑尾長(zhǎng)而有冠。春分始見,凌晨先雞而鳴,其聲“加格加格”,農(nóng)家以為下田之候,俗稱催明鳥。
引證解釋
⒈ ?鳥名。似鳩,身黑尾長(zhǎng)而有冠。春分始見,凌晨先雞而鳴,其聲“加格加格”,農(nóng)家以為下田之候,俗稱催明鳥。
引唐 韓偓 《春恨》詩:“殘夢(mèng)依依酒力餘,城頭鵯鵊伴啼烏?!?br />宋 歐陽修 《鵯鵊詞》詩:“紅紗蠟燭愁夜短,緑窗鵯鵊催天明?!?br />清 陳維崧 《滿江紅·江村夏詠》詞:“雨欲成時(shí),聽村北村南鵯鵊。”
鵯鵊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鵊 | jiá | 鳥 | 18畫 | 基本字義 鵊 jiá(ㄐ一ㄚˊ) ⒈ ?杜鵑鳥。 ⒉ ?姓。 異體字 |
鵯 | bēi | 鳥 | 13畫 | 基本字義 鵯(鵯) bēi(ㄅㄟ) ⒈ ?鳥類的一屬,羽毛大部為黑褐色,腹白,腿短而細(xì)弱,食果實(shí)和昆蟲。 異體字 鵯 造字法 形聲:從鳥、卑聲 English bird |
鵯鵊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鵯鵊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