省堂
- 拼音shěng táng
- 注音ㄕㄥˇ ㄊㄤ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省堂[ shěng táng ]
⒈ ?官署的廳堂。
引證解釋
⒈ ?官署的廳堂。
引元 無名氏 《射柳捶丸》第一折:“圣人大怒,著老夫在此省堂,聚會(huì)八府商議,舉將興師,翦除賊寇?!?br />《明史·陳友定傳》:“友定 呼其屬訣曰:‘大事已去,吾一死報(bào)國(guó),諸君努力?!蛲巳胧√?,衣冠北面再拜,仰藥死?!?/span>
省堂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堂 | táng | 土 | 11畫 | 基本字義 堂 táng(ㄊㄤˊ) ⒈ ?正房,高大的房子:堂屋。堂客。堂倌。禮堂。澡堂。 ⒉ ?同祖父的親屬關(guān)系:堂房。堂兄弟。 ⒊ ?舊時(shí)官吏審案辦事的地方:大堂。公堂。過堂。 ⒋ ?量詞:上了一堂課。一堂家具。 異體字 ? 坣 隚 漢英互譯 hall、of the same clan、the main room of a house 造字法 形聲:從尚、土聲 English hall; government office |
省 | shěng xǐng | 目 | 9畫 | 基本字義 省 shěng(ㄕㄥˇ) ⒈ ?地方行政區(qū)域:省份。省會(huì)。 ⒉ ?節(jié)約,不費(fèi):省錢。省事。省吃儉用。 ⒊ ?簡(jiǎn)易,減免:省略。省稱。省寫。 ⒋ ?中國(guó)古官署名:中書?。ǎ幔簳x開始設(shè)置,總管國(guó)家政務(wù),歷代有所沿革,唐初設(shè)“中書、尚書、門下”三省共管政事;b.元代“中書省”兼管“尚書省”的職權(quán),權(quán)更重,成為中央最高的官署,稱地方最高行政官署為“行中書省”,簡(jiǎn)稱“省”,是現(xiàn)在“省”的來歷)。尚書省。門下省。秘書省。 |
省堂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省堂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