泝洄
- 拼音sù huí
- 注音ㄙㄨˋ ㄏㄨㄟˊ
- 繁體溯洄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泝洄[ sù huí ]
⒈ ?亦作“溯回”。亦作“溯洄”。逆流而上。追溯;探究。指逆流之水?!对姟で仫L·蒹葭》:“所謂伊人,在水一方。溯洄從之,道阻且長?!彼蒌闹改媪鞫献穼ひ庵腥?。后以“溯洄”為追念思慕之典。亦作:溯回溯洄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泝回”。亦作“溯洄”。
⒉ ?逆流而上。
引《詩·秦風·蒹葭》:“溯洄從之,道阻且長。”
《文選·左思<吳都賦>》:“葺鱗鏤甲,詭類舛錯,泝洄順流,噞喁沉浮?!?br />李周翰 注:“泝,逆流上也。言水物或逆上,或順流。”
宋 蘇轍 《賀文太師致仕啟》:“方將翱翔 嵩 少 之下,泝回 伊 洛 之間?!?br />清 平步青 《霞外攟屑·詩話下·宗滌樓觀察詩》:“如此江山入泝洄,頓從黍谷動葭灰。”
柳亞子 《羅星洲題壁》詩:“一蒲團地現(xiàn)樓臺,秋水蒹葭足溯洄。”
⒊ ?指逆流之水。
引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沔水一》:“度此溯洄從 漢,為山行之始?!?br />唐 元稹 《遭風二十韻》:“湘 南賈伴乘風信, 夏口 篙工厄泝洄?!?/span>
⒋ ?追溯;探究。
引明 胡應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經(jīng)籍會通引》:“夫其淵源六籍,藪澤九流,紬繹百家,溯洄千古,固文明之盛集,鴻碩之大觀也。”
明 胡應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九流緒論上》:“首吾道以彰顯大源,繼諸氏以溯洄末學,終方外以窮極異端?!?br />清 魏源 《<圣武記>敘》:“因以溯洄於民力物力之盛衰,人材風俗進退消息之本末?!?/span>
⒌ ?溯洄從之,指逆流而上追尋意中人。后以“溯洄”為追念思慕之典。
引《詩·秦風·蒹葭》:“所謂伊人,在水一方。溯洄從之,道阻且長。”
《紅樓夢》第一〇三回:“學生雖溯洄思切,自念風塵俗吏,末由再睹仙顏,今何幸於此處相遇?!?br />張素 《題亞子<分湖舊隱圖>》詩:“惜我未往游,溯洄天一方?!?/span>
國語辭典
溯洄[ sù huí ]
⒈ ?逆流而上。也作「溯洄」。
引《詩經(jīng)·秦風·蒹葭》:「溯洄從之,道阻且躋。」
泝洄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泝 | sù | 氵 | 8畫 | 基本字義 泝 sù(ㄙㄨˋ) ⒈ ?同“溯”。 異體字 ? 溸 遡 溯 English go upstream; trace source; formerly |
洄 | huí | 氵 | 9畫 | 基本字義 洄 huí(ㄏㄨㄟˊ) ⒈ ?水回旋而流。 ⒉ ?上水,逆流:“溯洄從之,道阻且長”。 造字法 形聲:從氵、回聲 English a back-water; an eddy a whirlpool |
泝洄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泝洄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