柿蔕
- 拼音shì dì
- 注音ㄕˋ ㄉ一ˋ
- 詞性暫無(wú)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柿蔕[ shì dì ]
⒈ ?亦作“柹蒂”。柿子與莖、葉相連的部分??扇胨帯?/p>
⒉ ?綾的一種。
引證解釋
⒈ ?柿子與莖、葉相連的部分??扇胨?。
引唐 劉恂 《嶺表錄異》卷中:“倒捻子……有子如軟柿頭,上有四葉如柿蔕,食者必捻其蔕。”
明 李時(shí)珍 《本草綱目·果二·柿》:“古方單用柹蒂煮汁飲之,取其苦溫能降逆氣也?!?/span>
⒉ ?綾的一種。一本作“柿蒂”。
引唐 白居易 《杭州春望》詩(shī):“紅袖織綾夸柿蔕,青旗沽酒趁梨花。”
柿蔕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(huà)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柿 | shì | 木 | 9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柿 shì(ㄕˋ) ⒈ ?落葉喬木,果實(shí)為扁圓形或圓椎形漿果,黃或橙紅色,可食:柿子。柿餅。柿霜。 異體字 拔 枾 柹 漢英互譯 persimmon 造字法 形聲:從木、市聲 English persimmon |
蔕 | dì | 艸 | 14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蔕 dì(ㄉ一ˋ) ⒈ ?同“蒂”。 異體字 English peduncle or stem of plants |
柿蔕的近義詞
- 暫無(wú)近義詞信息
柿蔕的反義詞
- 暫無(wú)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