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臣
- 拼音wǔ chén
- 注音ㄨˇ ㄔㄣ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五臣[ wǔ chén ]
⒈ ?五個臣子。隨文所指不同。指注釋《文選》的唐代呂向、呂延濟、劉良、張銑、李周翰。
引證解釋
⒈ ?五個臣子。隨文所指不同。(1) 舜 五臣。
引《論語·泰伯》:“舜 有臣五人,而天下治?!?br />何晏 注:“孔 曰:‘ 禹、稷、契、皋陶、伯益?!?br />《舊唐書·韋湊傳》:“然臣又惟 堯、舜,圣君也,八凱、五臣,良佐也,猶廣聽芻蕘之言者,蓋為智者千慮,或有一失,愚者千慮,或有一得也?!?br />(2) 周文王 五臣。 《書·君奭》“惟 文王,尚克修和我有 夏。亦惟有若 虢叔,有若 閎夭,有若 散宜生,有若 泰顛,有若 南宮括” 孔 傳:“凡五臣佐 文王 為胥附奔走,先后御侮之任?!?br />(3) 周武王 五臣。 《文選·王儉〈褚淵碑文〉》:“五臣茲六,八元斯九?!?br />李善 注:“《呂氏春秋》曰:‘ 武王 之佐五人?!?高誘 曰:‘ 周公旦、召公奭、太公望、畢公高、蘇公忿生 也?!?br />(4) 晉 文公 五臣。 《文選·袁宏〈三國名臣序贊〉》:“五臣顯而 重耳 霸?!?br />李善 注:“五臣, 狐偃、趙衰、顛頡、魏武子、司空季子?!?br />晉 廬諶 《贈劉琨》詩:“無覬 狐 趙,有與五臣?!?br />(5) 楚威王 五臣:令尹子文、葉公子高、莫敖大心、棼冒勃蘇、蒙穀?!稇?zhàn)國策·楚策一》:“若君王誠好賢,此五臣者,皆可得而致之。”
(6) 南朝 宋 文帝 五臣。 《宋書·謝弘微傳》:“太祖 即位,﹝ 謝弘微 ﹞為黃門侍郎,與 王華、王曇首、殷景仁、劉湛 等號五臣?!?/span>
⒉ ?指注釋《文選》的 唐 代 呂向、呂延濟、劉良、張銑、李周翰。
引《新唐書·文藝傳中·呂向》:“﹝ 呂向 ﹞嘗以 李善 釋《文選》為繁釀,與 呂延濟、劉良、張銑、李周翰 等更為詁解,時號《五臣注》?!?/span>
國語辭典
五臣[ wǔ chén ]
⒈ ?唐開元時呂延祚集呂延濟、劉良、張銑、呂向、李周翰五人注文選以進于朝,稱「五臣注文選」。
⒉ ?禹、稷、契、皋陶、伯益為舜之五臣。
⒊ ?虢叔、閎夭、泰顛、散宜生、南宮適為周文王之五臣。
⒋ ?晉文公之五臣有二說,李善謂狐偃、趙衰、顛頡、魏武子、司空季子為五臣;劉良謂趙衰、先軫、魏武子、賈佗、狐偃為五臣。
⒌ ?令尹子文、葉公子高、莫敖大心、棼冒勃蘇、蒙谷為楚威王之五臣。
⒍ ?謝弘微、王華、王曇首、殷景仁、劉湛等為南朝宋文帝之五臣。
五臣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五 | wǔ | 二 | 4畫 | 基本字義 五 wǔ(ㄨˇ) ⒈ ?數(shù)名,四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伍”代):五彩。五官。五谷。五金。五代(中國朝代名,后梁、后唐、后晉、后漢、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權的時期)。五帝(中國傳說中的五個帝王,通常指黃帝、顓頊、帝嚳、唐堯、虞舜)。五毒(指蝎、蛇、蜈蚣、壁虎、蟾蜍)。五行(指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)。五嶺(指越城嶺,都龐嶺,萌渚嶺、騎田嶺、大庾嶺)。五岳(指東岳泰山、西岳華山、南岳衡山、北岳恒山和 |
臣 | chén | 臣 | 6畫 | 基本字義 臣 chén(ㄔㄣˊ) ⒈ ?君主時代的官吏,有時亦包括百姓:臣僚。臣子。臣服。君臣。 ⒉ ?官吏對君主的自稱:“王必無人,臣愿奉璧往使?!?⒊ ?古人謙稱自己。 ⒋ ?古代指男性奴隸:臣仆。臣虜。 異體字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minister, statesman, official |
五臣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五臣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