蓪草
- 拼音tōng cǎo
- 注音ㄊㄨㄥ ㄘㄠˇ
- 詞性暫無(wú)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蓪草[ tōng cǎo ]
⒈ ?通草。小喬木。莖含大量白色髓。葉大,下面被毛。冬季開花,花小型,黃白色。核果小球形。樹皮可造紙,采髓作薄片,可制通草花或其他飾品。髓亦可入藥。
引證解釋
⒈ ?通草。小喬木。莖含大量白色髓。葉大,下面被毛。冬季開花,花小型,黃白色。核果小球形。樹皮可造紙,采髓作薄片,可制通草花或其他飾品。髓亦可入藥。
引唐 王叡 《祠神歌·迎神》:“蓪草頭花椰葉裙,蒲葵樹下舞蠻云?!?br />清 和邦額 《夜譚隨錄·孝女》:“居民數(shù)千家,皆製蓪草像生花為業(yè)?!?/span>
蓪草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蓪 | tōng | 艸 | 13畫 | 基本字義 蓪 tōng(ㄊㄨㄥ) ⒈ ?〔蓪草〕同“通草”,一種小喬木,莖髓白色,入藥。亦稱“通脫木”。 English paper-plant; Aralia papyrifera |
草 | cǎo | 艸 | 9畫 | 基本字義 草 cǎo(ㄘㄠˇ) ⒈ ?對(duì)高等植物中除了樹木、莊稼、蔬菜以外的莖干柔軟的植物的統(tǒng)稱;廣義指莖干比較柔軟的植物,包括莊稼和蔬菜:青草。野草。茅草。水草?;ú?。草鞋。草堂(茅草蓋的堂屋,舊時(shí)文人以此自稱山野間的住所,有自謙卑陋的意思)。草原。草坪。草行露宿。草菅人命。 ⒉ ?特指用作燃料、飼料的稻麥之類的莖葉:草料。柴草。稻草。 ⒊ ?粗糙,不細(xì)致:草率( shuài )。草鄙(粗野樸陋)。草具(粗劣的食物)。 ⒋ |
蓪草的近義詞
- 暫無(wú)近義詞信息
蓪草的反義詞
- 暫無(wú)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