弦鼗
- 拼音xián táo
- 注音ㄒ一ㄢˊ ㄊㄠˊ
- 繁體弦鞀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弦鼗[ xián táo ]
⒈ ?見“弦鼗”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弦鞉”。樂器名。猶今之三弦。
引《舊唐書·音樂志二》:“琵琶、四弦, 漢 樂也。初, 秦 長城之役,有弦鼗而鼓之者。”
清 毛奇齡 《西河詞話》卷三五:“三弦起於 秦 時,本三代鼗鼓之製,而改形易響,謂之弦鞉。 唐 時坐部多習(xí)之。”
弦鼗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弦 | xián | 弓 | 8畫 | 基本字義 弦 xián(ㄒ一ㄢˊ) ⒈ ?系在弓背兩端的、能發(fā)箭的繩狀物:弓弦。弦韋(“弦”指弓弦,“韋”是獸皮,弦緊皮軟,喻性子急緩不同。古人佩弦來警戒自己的性緩,佩韋以警戒自己的性急;后遂用“弦韋”喻朋友的規(guī)勸)。弦月(農(nóng)歷每月初七、八或二十二、三,月亮半圓,形似弓弦,故名)。上弦(農(nóng)歷每月初七或初八的月相)。下弦(農(nóng)歷每月二十二或二十三的月相)。應(yīng)弦而倒。 ⒉ ?樂器上發(fā)聲的線:琴弦。弦子(a.指琴弦;b. |
鼗 | táo | 鼓 | 19畫 | 基本字義 鼗 táo(ㄊㄠˊ) ⒈ ?兩旁綴靈活小耳的小鼓,有柄,執(zhí)柄搖動時,兩耳雙面擊鼓作響。俗稱“撥浪鼓”。 異體字 ? 鞀 鞉 造字法 形聲:從兆、鼓聲 English small revolving drum with knobs |
弦鼗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弦鼗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