祇陀
- 拼音qí tuó
- 注音ㄑ一ˊ ㄊㄨㄛ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祇陀[ qí tuó ]
⒈ ?佛教語。梵文Jeta的音譯。意譯勝。相傳為舍衛(wèi)國(guó)波斯匿王太子名。唐慧琳《一切經(jīng)音義》卷十:“正梵音云'誓多'。此譯為勝。波斯匿王所治城也。太子亦名勝。”后人用以泛指佛寺。
引證解釋
⒈ ?佛教語。梵文Jeta的音譯。意譯勝。相傳為 舍衛(wèi)國(guó) 波斯匿王 太子名。 唐 慧琳 《一切經(jīng)音義》卷十:“正梵音云‘誓多’。此譯為勝。
引波斯匿王 所治城也。太子亦名 勝?!?br />后人用以泛指佛寺。 唐 慧凈 《雜言》詩:“揚(yáng)錫指山阿,攜步上祇陀。”
明 李東陽 《得文敬雙塔寺和章詔之不至四迭韻奉答》:“兩旬面壁西簷阿,禪心不動(dòng)如祇陀。”
祇陀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陀 | tuó | 阝 | 7畫 | 基本字義 陀 tuó(ㄊㄨㄛˊ) ⒈ ?〔陀螺〕一種兒童玩具,呈圓椎形,用繩繞上,然后一拉,使其在地上旋轉(zhuǎn)起來,用鞭抽打旋轉(zhuǎn)不停。 ⒉ ?山岡。 異體字 坨 阤 陁 造字法 形聲:從阝、它聲 English steep bank, rough terrain |
祇 | zhǐ qí | 礻 | 8畫 | 基本字義 祇 zhǐ(ㄓˇ) ⒈ ?正、恰、只?!对娊?jīng)?小雅?何人斯》:“胡逝我梁,祇攪我心。”三國(guó)?魏?曹丕《煌煌京洛行》:“多言寡誠(chéng),祇令事敗?!?其他字義 祇 qí(ㄑ一ˊ) ⒈ ?地神。說文解字:“祇,地祇,提出萬物者也?!比纾骸吧竦o”。 ⒉ ?安心?!对娊?jīng)?小雅?何人斯》:“壹者之來,俾我祇也?!编嵭?箋:“一者之來見我,我則知之,是使我心安也?!?⒊ ?大?!兑捉?jīng)?繫辭下》:“不遠(yuǎn)復(fù),無祇悔?!?異體字 示 秖 造字法 |
祇陀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祇陀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